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来手种竹,憔悴不成林。


复此雪霜晚,空惊孤直心。


如何沾瑞露,似欲慰穷阴。

桃李未吐梅英空,杏花嫣然作小红。


孤城绝塞也不恶,一株绰有仙家风。


高枝半出修竹外,醉脸略与江梅同。

昔日贤太守,堂前零露甘。


我来无善政,露下亦何堪。

叠岭嵯峨到碧天,携壶秋色暮云前。


楼高北固三千丈,殿锁南朝八百年。


雁鹜惊飞吴苑笛,鱼龙乱语蜀江船。

天畔危亭绣拱扶,并游词客总江湖。


千山雪浪吹楼殿,万里云帆下舳舻。


秋色平分瓜步远,暮烟斜合景阳孤。

园林旧说何将军,应门稚子俱能文。


即今盛世宁好武,登坛载睹鸿胪君。


别起楼台眺三楚,冠盖章华总非伍。

泠然松竹径,点缀自何年。


北固昭明寺,中嵩慧可禅。


寒生金掌外,清注玉壶前。

为园近茂陵,甘露遍垂藤。


月底寒犹坠,风前曙欲凝。


餐莲疑太华,瀹茗胜中泠。

古来北固号吴关,云水楼台罨画间。


主人风流美为政,暇日携客同登攀。


长洲仙令罗浮子,喜往名山洗心耳。

园古草木茂,气和休祥集。


老堪寄一廛,当此三江入。


绿蕉隐轻雾,紫葩垂巨实。

甘露从天降,由来集帝垣。


霏微先禁苑,散漫遍郊园。


乳结虬枝重,膏凝翠叶繁。

宝阁高横玉宇寒,分明脚底踏焦山。


长淮渺渺三千里,只在僧窗一榻间。

天造西来险,山回北固形。


断崖缠赤日,孤柱擘苍溟。


此地何能限,长江或有灵。

卜筑在城市,了无尘事干。


亭深寻屡转,林密造无端。


叠石开云细,穿池得月宽。

入林何必深,宛与世尘隔。


高树似金茎,淩风承玉液。


於陵灌方勤,汉阴机已息。

未得长风送客舟,老天留我作清游。


三吴好景归诗卷,万里长江入酒瓯。


老马能谙南北路,闲鸥不识古今愁。

试凭古刹俯江城,追思孙权共孔明。


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


中原天子今恹复,北塞胡儿始削平。

北固峰头醉倚阑,两山秋作画图看。


海门对涌青霞阙,江面双浮碧玉盘。


风静帆樯行树杪,天空楼阁出毫端。

乘晓到香台,钟残僧梦回。


岩阿精舍隐,石窦普门开。


初日跃林出,罡风跨浪来。

天外飞甍接太虚,只疑僧在雾中居。


风掀白浪过江口,云拥青山入座隅。


词客旧题留北固,寓公高致属南徐。

山邑分符政已成,筑台甘露表贤声。


铜盘八月分双阙,玉树三危注五城。


南海总歌明主瑞,西京曾识使君名。

高寻海岳片云垂,绝壁天风万里吹。


笔冢已荒书带萎,临池犹似学书时。

月浸仙人掌,云奇帝女台。


清泠花院闭,的皪天宇开。


降鹤通宵警,游鸿达曙哀。

高阁真疑坐九霄,钟声远送海门潮。


峰巅片石留三国,槛外长江咽六朝。


何处云烟辨吴越,此间苍翠压金焦。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蜀葵鄙下兼全落,菡萏清高且未开。


赫日迸光飞蝶去,紫薇擎艳出林来。


闻香不称从僧舍,见影尤思在酒杯。

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地拱千寻崄,天垂四面青。


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

北固行坦迤,平冈若修塍。


江山出两腋,群物无遁形。


顾盼收金焦,迢遥控层城。

圣皇车驾出九重,狩猎屡驻钟山东。


龙旗黄幄照晴空,羽林猛士气如虹。


经丘越壑上巃嵷,是时霜清十月中。

神人高处卓云根,龙脊横空势欲奔。
江上青山几今古,檐前白日自朝昏。
僧依泉石心逾远,蜃吐楼台气不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