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九门插天开,万马先朝屯。


举鞭红尘中,相见不得言。


夜走清虚宿,扣门惊鹊翻。

衡门老苔藓,竹柏千兵屯。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


青毡剑履旧物,玉立近天颜。


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

秦惜逝者耋,晋嘉良士休。


古人皆好乐,哀此岁月遒。


嗟我抱愁毒,残年自羁囚。

膏肓有前人,老意系丛樾。


差池纷鬓霜,味蜡火已绝。


一啜风漱液,幽思起复灭。

三子骨已朽,来者非一人。


箫声起孤凤,抑按皆清新。


松阴贮老月,藓晕涵苍磷。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


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

叔季滔滔未见刚,每闻健论意差强。


向来曾劾灯笼锦,老去聊凝画戟香。


世运横流安所止,圣朝未舍岂容藏。

戍满归来薇亦刚,策名不觉十年彊。


素无沂国三场志,曾有西山一瓣香。


晁董未能免科举,孔颜方可语行藏。

醉鹤幽怀,品鸾凄调。
青袍旧泪知多少。
梦回谁倚十三楼,斜阳满地空秋草。

共携社瓮上春台,踏破缘云一径苔。


岁月略如飞鸟过,宾朋不为看花来。


霜前老翠依然在,眼底凡红不用开。

吴苑云酣歌舞地,平时灞上真儿戏。


府公槌鼓入辕门,盘马弯弓士增气。


玉虬夜吼双宝刀,晓霜冷透宫花袍。

蚁蛭侯王空培塿,大千世界无何有。


痴儿不省芭蕉身,持与冰霜斗长久。


三生慈悯鱼十千,却来世间吁可怜。

龙血玄黄战正酣,海山何处筑诗龛?


权书枉著苏明允,心史空留郑所南。


斫地有歌哀骥老,攀天无路阻鸾骖。


蛮云黯黯愁思阔,聊写新词当麈谈。

明日花朝,今朝百花晴晓。
纸钱飞,秧水霁,山山啼鸟。
爱俊影,新裁凤皇绫子,溪上夹衣齐照。
深耕易耨寸田中,看真个英雄。
夜来犹上星台望,全不厌、水绿云红。
便是清交素友,频相视、笑晴空。
江上新传李郭舟,鹤汀凫渚羡清游。
谁知今雨来千里,似忆佳期渺十洲。
梧竹越山栖彩凤,风云天路引骅骝。
芦花秋摵摵,征思旆悠悠。
歌吹莫愁国,鼓铙熊绎州。
胸奇空盾鼻,胆隽落旄头。
亨衢方四十,满谓乃翁如。
为底澼洸药,依然城旦书。
光尘风物里,消息事情初。
钱塘江头驻龙马,西湖风光甲天下。
西湖西边屋万闲,中有沈沉醉花者。
莺莺燕燕日日春,萍齑豆粥蜡代薪。
败屋拥破衲,惊飙漫飕飗。
不离当处人见,操彗上蓝游。
弹指九州四海,浪说其来云聚,其去等风休。
长安一夜雪,酒价涌朝市。
何人独耐寒,翛然立庭砌。
盈盈竹间梅,靓妆欲谁媚。
赵宋遗民,江湖寄客,灌莽荒墩一个。
念半世、青衫红泪,哭不了、中原天堕。
到如今、白骨空山,风云护、未许短犁耕破。
万里长江,泻不尽、一天秋色。
终古是、云沉日落,贝宫鳞阙。
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
夜如昼。
奈花径无花,酒徒断酒。
月仍前度月,人谁旧年旧。
飘风急处,日日红少。
但看叶藏残花小。
听一声莺老。
漏声残,蕉雨碎。
半榻灯荧,不照江郎睡。
两两双鬟偏解意。
江南雪片一冬深,欺压梅花瘦不禁。
入地遗蝗应扫迹,连阡宿麦始抽心。
幻成玉界清无滓,踏碎瑶阶迹可寻。
清时何意厌朝参,郎舍频抽碧玉簪。
万里亲闾炎海上,十年归梦大江南。
云霞近傍仙城五,松菊重开客径三。
广乐钧天来洞野,碧岩犹带鼓钟声。
空虚已悟超千劫,音响依然会九成。
风景流年容易度,山河举目未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