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嘉会宜长日,高筵顺动时。


晓光云外洗,晴色雨馀滋。


降鹤因韶德,吹花入御词。

宿业应难忏,禅宗试一参。


舄传飞阙北,人尚滞周南。


吾破三生界,方知七不堪。

久宦逢秋懒,多愁与病兼。


高斋闻捣药,半月食无盐。


忍负龙山会,因耽鹤萝恬。

崚嶒叠磴与天通,百粤山川指顾中。


坐石一壶花压帽,穿云数纸鸟呼风。


烟拖淡翠岩扉冷,霜落寒潮海市空。

霜落南天海气清,台侵象外与云平。


翠笼烟岫看人小,响戛风筝杂雁声。


懒向高山扶蜡屐,遥怜下界似棋枰。

寒鸿飞尽朔天低,望断关山霜露凄。


国难正悬辽海外,臣心遥到蓟门西。


遗弓莫挽双龙驾,绝幕应烦八骏蹄。

阳月南天菊正芳,登临九日亦重阳。


一时高会开莲社,百里文星列雁行。


酾酒岩峦纷拱揖,振衣云鸟共低昂。

惆怅登高酒数巡,南来孤雁带边尘。


秋深烽火传榆塞,天远江湖泣朽人。


万里未酬鸣剑志,百年空老据鞍身。

万方多难此登台,今古兴亡尽客杯。


北郭白梨何地落,东篱黄菊满园开。


人归野渡秋原晚,日入长江霜气来。

豋高而望远,不见天地端。


日月互上下,东西如跳丸。


长风自何起,瀛海翻波澜。

绿橙手擘味清嘉,黄菊枝头渐着花。


独坐河亭人不到,一帘秋水读南华。

寒烟幂历暗长桥,几点渔灯趁晚潮。


酤得邻家新酿美,半炉麸炭火亲烧。

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


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

尽日凭阑有所思,夕阳不见野艇移。


窗前绿水纹如縠,一夜清霜减旧时。

久出尝思赋式微,半生心事少人知。


登高且泛寒花酒,扶老须凭劲竹枝。


樵径缓跻山诘曲,羁怀难琢句新奇。

泽国风涛郁未开,长缘病骨懒登台。


无期远客还能至,有几重阳得再来。


黄菊自应篱下看,清霜如为镜中催。

南登龙山亭,北望幽谷风。


云气不成雨,蒙蒙散高松。

引手扪石壁,俯身落林端。


只言上山易,不道下山难。

闲来着处寻山水,下马还登高远楼。


西涧水声千丈落,南峰云气一尖浮。


斜阳町疃牛羊晚,细雨陂塘凫雁秋。

绝顶太古石,秋风生紫苔。


寻云山下客,终岁不曾来。

团薄者谁子,捕鱼溪水中。


林深不见日,寒杀石楠风。

采得䕷芜草,无花认不真。


持之不忍弃,留问路傍人。

鸟啼山涧幽,日入松林暝。


路转薜萝深,相呼不相应。

坐石弄芳草,渡溪行翠微。


西峰月未上,独自看云归。

濯足双溪口,寻幽水竹村。


淙淙斗门瀑,寒漱白云根。

西风吹雁下河洲,坐感颓年聚旧游。


抚景独惭今日赋,遣怀何异故乡楼。


尘中浪迹陪高宴,篱下黄花笑白头。

已知秋色满江关,此意凭高益莫删。


世乱恰当为客苦,山空愈觉背人闲。


秦淮万户晴烟里,高坐孤亭落照间。

红树萧疏谢傅墩,残山馀一角,付闲云。
手攀丛桂忆王孙,登高泪,岁岁洒清樽。


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

吾欲反悲秋,秋气实快哉。


木落天雨霜,万里无氛埃。


志士如黄鹄,人海厌沈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