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残暑方炎忽痛摧,无情风雨亦奇哉。


但嗟不为贫人计,未动秋砧雁已来。

护塞宁须右北平,拂云祠是受降城。


谁知此志成虚语,白首灯前听雁声。

匹马曾防玉塞秋,岂知八十老渔舟。


非无丈二殳堪请,只恐傍人笑白头。

饥能坚志节,病可养精神。


不动成罴卧,微劳学鸟伸。


功名知幻境,忧患笑前身。

门冷荒车辙,囊空别醉乡。


懒行眠亦好,倦话默何伤。


野叟占幽梦,山僧送秘方。

仲秋四日雁横天,闭户垂帷意已便。


方叹今年时候早,夜深风雨更凄然。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

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

白露纷如雨,林深落有声。


蝶沾裙绣湿,花濯粉光明。

河汉云消溢素光,重开樽酒据绳床。


嫦娥斟酒犹前夕,老子婆娑且醉乡。


风信两番生绿桂,年华一寸入黄杨。

白露,八月节。
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鸿【淮南子作候】雁来。

水气凝珠,仙心浓夜,月明葭渚苍苍。
把有情纨素,顿换了无情,被谪空房。
沆瀣绿荷,香透罗衣,叶叶生凉。

朝色将霞,染红未已,天际乌云深浅。
渐渐梧桐树,泪痕样、泻出啼珠万点。
寒随老至愁多梦怯,身世磨牛转转。

青山来远梦,白首变馀身。
举止江河日,伤心玉露晨。


桂岭苍苍烟草渍,漓江泛泛晓波皴。

鸥鸟还输隐吏闲,馀酣矶畔漱潺湲。


坐来白石清流里,疑到三湘七泽间。


夕网鱼虾翻几案,秋风莼脍忆乡关。

落日高台对晚醺,芳尊同调自为群。


红尘水外隔朝市,清籁林间净听闻。


野鹤迎秋新警露,远山横翠半沉云。

白露凄凄,原草具腓。


日月于迈,载授我衣。


北山有堂,江注其麓。

池上曾轩日夜开,天垂银汉洗浮埃。


岩花初见丹英吐,节候新交白露来。


细细古香吹小榻,瀼瀼清气落深杯。

今朝白露亥时交,小雨霏微向日捎。


野老为言无过虑,岁丰天意已先教。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武夷山里谪仙人,采得云岩第一春。
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火活味逾新。
春风树老旗枪尽,白露芽生粟粒匀。
西风吹我鬓鬅鬙,独立庭中影随形。
一岁露从今夜白,百年眼对老天青。
经秋不脱无多树,近月能明有几星。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皙皙,葭菼复苍苍。
㭊㭊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
曲槛澄潭侧,泉声晓夜闻。
竹烟遮午日,山色织秋雯。
池静留孤月,人闲对片云。
终南之秀,俊杰时钟。
世风强悍,之子雍容。
山林海岛,任所适从。
平台高敞压回流,蕲簟胡床坐上头。
凉笛一声天在水,飞鸦数点月横秋。
莫辞玉斝倾三雅,更对金波咏《四愁》。
零露瀼瀼白,空囊草草归。
野花能自笑,秋叶未全稀。
云敛千山出,风高一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