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家稻田冠西蜀,捣玉扬珠三万斛。



塞江流柿起书楼,碧瓦朱栏照山谷。



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

天涯絮语,分明对、夜雪蓬窗相共。
十叠鸾笺千斛酒,不觉漏声寒冻。
绣被浓薰,罗帏独掩,各自耽幽梦。

夕景无不佳,此亭有余姿。
紫翠在诸峰,回光弄涟漪。
倦鸟将趋宿,犹复念渴饥。
浮云淡淡日就沦,请室漫漫何时晨。
我欲偕子眇无因,美人如花玉为颜。
妙舞黄鹄体仙仙,何以当笑黄金千。
薰风如饴昼履霜,之子何役向河梁。
哀鸿摧弦离披翔,有似游子不获宁。
往遘千绪结中肠,欲言未言以彷徨。
昔年变姓走淮滨,虎豹从横独怆神。
青海茫茫迷故国,黄尘黯黯泣孤臣。
魏雎张禄梦中梦,越蠡陶朱身后身。
闾阎扑地不容闲,叠起重棚翠霭间。
楼下市声喧午枕,药炉头上看青山。
东篱遥见喜悠然,况在风烟咫尺间。
满劝银杯留客醉,夕阳佳处鸟飞还。
回首高阳二十年,何戡重对各潸然。
渭城是处殷勤唱,遮莫明朝送画船。
列炬华堂夜不眠,骊驹歌彻最堪怜。
浮云未信君门隔,明月偏随客棹悬。
四海正逢多事日,三生犹结并游缘。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南飞乌鹊月明中,叹息高枝尚朔风。
执手匆匆同逆旅,论心咄咄但书空。
暮年有地堪投老,久客无文可送穷。
虎邱山寺太湖船,灯下壶觞月下弦。
洲有百花春似锦,官轻五斗令如仙。
风流尚忆酣歌日,事往惊非少壮年。
宦拙诗穷各自伤,相逢歧路总亡羊。
豪狂未改双眸白,格律仍随两鬓苍。
入蜀杜陵长作客,依楼王粲苦思乡。
携手孤峰蹑紫霞,船来陆到总无差。
从教庐阜传三笑,要学双林会一家。
格物隐然参柏子,餋心即是炼丹车。
今朝旅恨到何处,轩窗直对桃花渡。
桃花渡上风吹雨,道人芒屩谁来去。
何事东风不自持,今番花信觉来迟。
先庚先甲阴犹壮,乍雨乍晴春更痴。
瀹茗小妻烧榾柮,拥炉稚子剥蹲鸱。
古木回廊玉署东,几宵相对烛花红。
风云浩荡君能健,鬓发苍浪我已翁。
到手酒杯浑似梦,隔年诗债已书空。
一水如绳,两山如翼,绿野如绣。
松院干霄,筠庄枕浪,揽尽溪山秀。
水南水北,竹舆兰棹,来往月宵花昼。
石门山对新安县,基址平来蔓草秋。
千尺微江清见底,悲鸣还向县前流。
岭树疏疏秋景明,荒筠埋没观基平。
石门山下微江水,依旧东流日夜声。
海门高并两峰寒,大艑轻帆自往还。
安得百灵移一岛,却教尘世看三山。
凉风振林木,恻恻初寒动。
肃客桃花源,张筵鸣玉洞。
落日照金樽,飞雪栖画栋。
偶闻乡语便成悲,穷海田园异昔时。
栗里寂寥陶令菊,东山零落谢公棋。
野塘水浅空添獭,寒树条衰尚笑鸱。
铁桥道人家罗浮,少年放志淩沧洲。
纵横宇宙觅知己,长啸不遇归山丘。
石田不足浊醪醉,弄墨聊戏诸华骝。
谁解伤春语。
傍湖阴、断无人处,翠襟倦舞。
眼底楼台金粉影,多少楚蘋谢絮。
朝发吴王城,轻舰从东下。
落日荡柔橹,暮抵玉山舍。
张灯共清燕,寂寂西园夜。
抗手悲歌出帝都,几行愤泪洒征途。
中朝豺虎方盈阙,东土烽烟又逼吴。
报国独留知己在,酬恩忍使至尊孤。
客途无复附书频,此夕衔杯怆别辰。
明月一天遥寄影,雄文千古尔疑神。
交情廓落惭时辈,吾道行藏信昔人。
日夕南窗云,水生东北汇。
开筵草堂接,拄笏玉山对。
泂酌兴未央,清吟心每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