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清晨得小雨,凭阁意欣然。


一扫群儿迹,稍稀游女船。


烟波蘸山脚,湿翠到阑边。

山村水馆参差路。
感_游、正似残春风絮。
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

灯前月下嬉游处。
向笙歌、锦绣丛中相遇。
彼此知名,才见便论心素。

呼船径截鸭头波,岸帻闲登玛瑙坡。


弦管未嫌惊鹭起,尘埃无奈污花何。


宦情不到渔蓑底,诗兴偏于野寺多。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漆园仙梦到绡宫,栩栩轻烟袅袅风。


九曲金针穿不得,瑶华光碎月明中。

蜜沈烬暖萸烟袅。
层帘卷、伫立行人官道。
麟带压愁香,听舞箫云渺。

樱桃宴罢人归后。
正烟笼淡月,疏窗如画。
红药栏边,当日新携素手。

云深别有深庭宇。
小帘栊、占取芳菲多处。
花暗水房春,润几番酥雨。

绿房几夜迎清晓,光摇动、素月溶溶如水。
惆怅一枝寒,记东阑闲倚。
近日花边无旧雨,便寂寞、何曾吹泪。

匝地无人管,逢春作意开。


得非回合浦,又似下瑶台。


点点垂鲛泪,累累夺蚌胎。

当时红杏尚书句。
宋玉今朝风赋。
萤火柳绵词,斗阳阿激楚。

宝阶斜转春宵永,云屏敞、雾卷东风新霁。
光动万星寒,曳冷云垂地。
暗省连昌游冶事,照炫转、荧煌珠翠。

嘉泉灵沼向齐称,百道清淙地底腾。


炯炯骊珠回夜色,盈盈鲛泪夺秋澄。


初疑碧汉翻金粟,忽忆明河写玉绳。

释名


珍珠、蚌珠。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安神。

银蟾半露婵娟影,西风早、次第中秋天气。
凉透小帘栊,乍夜长迟睡。
见说灵岩山色好,甚也不浓如归意。

芭蕉叶上题诗字,雨后来看半不全。


馀湿未胜浓墨补,且携卮酒到花前。

阴阳内感相交结。
有铅汞、分八卦罗列。
金鼎炼黄芽,正一阳时节。

风中的皪月中看,解作人间五月寒。
一似汉宫梳洗了,玉珑璁压翠云冠。
参差画阁灯昏了。
忒匆匆、醉里曾眠芳草。
草色绿依稀,染泪痕多少。
如梅在壑清标格。
襟怀好、又是融融春拍。
鸳梦早惊飞,惯一窗岑寂。
青云玉树南薰扇。
京华地、别是潇湘图展。
茉莉芰荷香,拍满笙箫院。
闲居是念随云散。
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
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
鱼轩富贵人间少。
那堪更、有子雍容廊庙。
衮绣当斑衣,转色难心小。
纶巾古貌尘寰表。
风流处、别是英雄才调。
胸次著乾坤,触景皆诗料。
冒寒畦菜青黄色,意到春风才一息。
踏雪山僧折简来,不学渡江携履只。
我方开樽酒如泉,浩然得味无中边。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
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
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
残秋时序,小饮初阑,悔与佳人轻别。
倚楼凝眺,云黄风劲,暮色倍添悽咽。
闻道胡边,早得见、漫空飞雪。
艳阳画出三春景。
漾空蒙,几缕春魂犹凝。
摇曳絮飞时,弄琐窗烟冷。
胜游元在十人中,健翮先培万里风。
落帽有欢追戏马,峨冠无计屈乘骢。
对门尚许官曹近,光馆犹期燕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