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符守分圭组,放情在丘峦。
悠然造云族,忽尔登天坛。
求古理方赜,玩奇物不殚。
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
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
洪河何处望,一境在孤烟。
极野如蓝日,长波似镜年。
卷帘花影里,倚槛鹤巢边。
解印辞荣禄,游真奉德音。
赠行天藻下,饯席上台临。
远驭仙山鹤,常怀帝里心。
二疏方告老,四皓尽归山。
蔼蔼都门别,仍看衣锦还。
霓裳标逸气,丹灶理童颜。
帝乡辞宠命,羽服表华年。
地变君臣礼,门荣父子仙。
凤书开紫观,鹤驾待青田。
抗情遗黼冕,高步出氛埃。
横海鸿飞远,登仙鹤语催。
希微馀第宅,恍惚视婴孩。
南山四皓德,东海二疏名。
功遂知身退,心微觉道成。
霓裳明主赐,鹤驾列仙迎。
白首轻轩冕,黄冠重隐沦。
严陵垂钓日,疏广散金辰。
北阙辞明主,东门别故人。
承明常谒帝,函谷坐成仙。
少别商山下,长探禹穴前。
云迎出关驭,花待过江船。
至贵不忘初,辞荣返旧居。
霓裳因宠锡,鹤驾欲淩虚。
丹禁倾三事,青门祖二疏。
北阙皇恩重,东门紫气飞。
为看宾客去,何似买臣归。
迎绶旋江国,题舆入侍闱。
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
谏垣则随步,东观方承顾。
林雪消艳阳,简册漏华光。
紫绶朝中贵,黄冠物外高。
孰能知止足,君独避尘劳。
已晓青霞志,方从碧落遨。
轩冕朝恩盛,霓裳祖帐荣。
倏然谢时客,高步尚遗名。
魏阙鸳行断,稽山鹤驾迎。
尚道遗朝绂,从天降羽衣。
储安四皓去,荣足二疏归。
垂耀珠随转,驰轩鹤送飞。
晚岁朝真隐,皇情谅不违。
辞家五十载,今日复东归。
祖帐临青道,天章降紫微。
子綦南国隐,周氏北山居。
羽客轻簪绶,霓裳下里闾。
仙帆归海近,云气度关虚。
遗老去朝行,登真返旧乡。
轩车成羽驾,缨绶换霓裳。
明主怀江外,群公祖道傍。
东门挂冠处,西汉祖筵开。
乃是黄庭老,言辞丹阙来。
方称四皓德,更仰二疏才。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
宝界嵚岑路入云,闰馀三月属芳辰。
烟林未动阴森地,山杏寒开寂寞春。
潞子岭头销白日,神农祠畔柅朱轮。
作官在闲地,而我不得闲。
有怀南阳书,三载愿未还。
驾言觐中郎,踊跃心桓桓。
昏聩嗟耳目,管弦堂上调。
世事每相背,秋月虚良宵。
涓吉拟登龙,疾雨惊风飘。
莫遣寒林一片飞,要看缟练粲仙衣。
故烦诗伯来传令,为勒风师少霁威。
水部五言谁举似,孤山一径久湮微。
天上新骖宝辂回,看花仍趁雪英开。
折归忍负金蕉叶,笑插谁临玉镜台。
女堞未须翻角调,锦囊先喜助诗材。
关河宣慰尚儒臣,宾客仍收席上珍。
便有威名如敌国,更分筹画累同人。
连城簪笏官寮旧,夹道壶箪诏墨新。
惠山滋华池,玉山润百卉。
二贤竞出守,山水亦自慰。
人生别离难,朋旧走相谓。
身似悲鸣骥,家如濩落瓢。
买居悲粪壤,数俸怯薪樵。
寿隐三家近,征商百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