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


野实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玉霜生穗也。
渺洲云翠痕,雁绳低也。
层帘四垂也。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上清讲席郁萧台,俄有青田万侣来。


蔽翳晴空疑雪舞,低徊转影类云开。


翻翰清唳遥相续,应瑞疑时尚不回。

忽见桃花出小红,因惊十月起温风。


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转添云气漫成虹。

寒暄原物候,忽忽且扬舲;


岁月偏如鹘,乾坤总似萍。


江声浮碧落,海气混玄冥。

【其一】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其二】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北风吹海海云舞,龙睡难酣起行雨。


南人无语北人语,争诧邯郸铁牌古。


谁知龙德通天人,芃芃原麦生小春。

立冬,十月节。
立字解见前。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吹老西风,乍开门、又是一番天地。
一色同云,换千山秋气。
黄花病里。

朝看月令。
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
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

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离离碧涧松,郁郁幽岩草。

深玄依化迹,精气微相保。

轻霜动晓华,独爱秋光好。

四序本相生,金水朋交济。

谁张大块帷,一任时光蜕。

日居而月诸,六龙安可系。

秋光不待人,汗漫归何处。


客心不自聊,每欲为秋恕。


高空无一物,容易秋来去。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

一滩一滩复一滩,轻舟荡桨上曾湍。


三秋岭外雨全少,十月邕南天未寒。


露岸苇花明白羽,风林橘子动金丸。

我家溪上白柴扉,久别儿时旧钓矶。


兵后故庐悲茂草,梦中慈母念单衣。


千年汗竹何多错,万里浮萍未暂归。

梦醒及花杯,秋馆画兰,园事疏寂。
何处寒林,想经霜颜色。
怀袖冷、闻香乍省,自花时、红妆漫识。

篮舆忽得到林间,飞鸟翩翩相与还。


俎豆欲严来日祭,轩窗聊共此时闲。


芬敷残菊添秋色,摇落苍梧见远山。

云如车驳低压城,红光闪电枉矢行。


老龙偷出牛蹄泓,霹雳数声惊顽冥。


雨下如注翻四溟,黑风吹落鱼鲔腥。

乍寒冬气应,此日电雷收。


风力生东北,天兵溯上流。


忆君亲沐雨,愧我已重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