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


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鹡鸰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

行尽空房忽画栏,竹光和月入亭寒。


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绿竹亭前竹万枝,兴来刻竹醉题诗。


裁成龙笛青瑶管,斫就鱼竿绿玉池。


啸咏宵分闲鼓吹,平安日报偃旌旗。

高人爱竹真成癖,万竹亭前竹万竿。


风伯倚声添䬃爽,月娥分影映檀栾。


扫天绿粉晴犹湿,拂地清霜暑亦寒。

夜宿密公室,话馀将昼兴。


绕阶三径雪,当户一池冰。


家训资风化,心源隐政能。

种竹几千个,结亭三四椽。


游人多寂静,啼鸟亦留连。


酒有陶公爱,林希阮氏贤。

偶归塞马应何定,粒食鹪鹩颇自安。


云压楚山春后雪,风吹襄水坐来寒。


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谙量未宽。

落日犹半野,闲来潭上游。


非因恋幽赏,聊欲散烦忧。


澄波鱼棨夕,荒竹鸟吟秋。

有山或无竹,有竹或无主。


主家屋后山,竹盛不可数。


布石接阴行,初入问无虎。

独坐幽篁阴,停绣更鸣琴。


叶齐林影密,惟有清风心。

江馆当西澨,山堂向北隅。


旧樊聊补坏,新竹复嘘枯。


嘉此神明劳,森然雨露濡。

劲节四时好,此君常眼青。


影摇金破碎,声动玉珑玲。


方丈尘埃绝,高斋醉梦醒。

开门金锁碎,绕径碧檀栾。


钟呗风馀韵,房栊日暮寒。


老僧长入定,好鸟故相看。

入秋才一到,风物已凄凉。


旧筱全侵席,新梢乱出墙。


萧萧吹叶雨,稍稍坠枝霜。

崔家孤亭万竹里,绕窗栗栗青琅玕。


结实当春凤不馁,托根有地龙且蟠。


霜风飘萧起空谷,美人翠袖生暮寒。

兹亭四时好,秀色映长松。


静境非千亩,幽人如素封。


吹声偏洗耳,暑昼亦成冬。

送客出西郊,天气为我佳。


穿林看修竹,偶与群贤偕。


邂逅适我愿,三杯写幽怀。

两年此日此江滨,又迓向来归去宾。


兀坐茅亭竹应笑,林间不著送迎人。

直城朱户相逦连,九逵丹毂声阗阗。
春官自有花源赏,终日南山当目前。


晨摇玉佩趋温室,莫入竹溪疑洞天。

流水音长在,青霞意不传。


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弦。

春亭及策上,郎吏谢玄晖。


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偏宜留野客,暂得解朝衣。

朱明启初节,朝日丽芳圃。


清风起蘋末,高林泫零露。


嘉梧既繁蔚,修竹亦交互。

同宗自何代,安石越中家。


丽水散金色,蓝田分玉芽。


飞扬君可羡,疏懒自堪嗟。

碧玉多朝风,萧洒不及夜。


沧溟月飞出,碎影如刻画。


爱君有素节,霜雪不凋谢。

水竹亭子在花山,输与幽人日倚栏。


苍雪四檐迷䆗窱,绿波三面浸琅玕。


扶行绿竹鸠形杖,濯足金沙鸭嘴滩。

相知皆是旧,每恨独游频。


幸此同芳夕,宁辞倒醉身。


灯光遥映烛,萼粉暗飘茵。

独寻清凉寺,还望翠微亭。


客散竹间月,僧闲松下经。


江声回近浦,野色到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