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五年两郡亦堪嗟,偷出游山走看花。


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


樽前免被催迎使,枕上休闻报坐衙。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


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

自到山阳不许辞,高斋日夜有佳期。


管弦正合看书院,语笑方酣各咏诗。


银汉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锤力,摧因石鼠窠。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快活田翁辈,常言化育时。


纵饶稽岁月,犹说向孙儿。


茅屋梁和节,茶盘果带枝。

罢郡饶山兴,村家不惜过。


官情随日薄,诗思入秋多。


野兽眠低草,池禽浴动荷。

山凝翠黛孤峰迥,淮起银花五两高。


天外绮霞迷海鹤,日边红树艳仙桃。


岸惊目眩同奔马,浦溢心疑睹抃鳌。

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银鸥左右来。


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


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

东风百里雪初晴,淝口冰开好濯缨。


野老拥途知意重,病夫抛郡喜身轻。


人心莫厌如弦直,淮水长怜似镜清。

休为建隼临淝守,转作垂丝入洛人。


罢阅旧林三载籍,又开新历四年春。


云遮北雁愁行客,柳起东风慰病身。

南山白额同驯扰,亦变仁心去杀机。


不竞牛甘令买患,免遭狐假妄凭威。


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

垂阴敢慕甘棠叶,附干将呈瑞木符。


十步兰茶同秀彩,万年枝叶表皇图。


芟夷不及知无患,雨露曾沾自不枯。

淮阳效理空多病,疏受辞荣岂恋班。


陈力不任趋北阙,有家无处寄东山。


疲骖岂念前程税,倦鸟安能待暮还。

罢分符竹作闲官,舟冻肥河拟棹难。


食檗苦心甘处困,饮冰持操敢辞寒。


夜灯空应渔家火,朝食还依雁宿滩。

已报东吴政,初捐左契归。


天应酬苦节,人不犯寒威。


江上思重借,朝端望载饥。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欲下持衡诏,先容解印归。


露浓春后泽,霜薄霁来威。


旧化堪治疾,馀恩可疗饥。

笙歌只是旧笙歌,肠断风流奈别何。


照物二年春色在,感恩千室泪痕多。


尽将魂梦随西去,犹望旌旗暂一过。

自问尔何事,端然信方策。


本是锄犁人,强为簪组客。


何尝补万分,徒自劳七尺。

上印归来卧荜门,此心炯炯向谁论。


平生疏拙真天赋,此去安闲尽主恩。


旧识愧真为我累,近知凡百丧吾存。

世论可怜哉,无心任去来。


狙公徒自喜,鸥鸟浪相猜。


塞马宁非福,池鱼枉见灾。

鸰原接羽忆当年,梓里亲耕召父田。
正好棠阴看露冕,谁令清瑟改朱弦。
池鱼岂识焚城火,塞马还留偃盖天。
寻山多胜概,辍棹偶留连。
南浦浑无绪,东风忽放颠。
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
公诗如秋声,萧萧薄炎炽。
我穷卧荒山,无复文墨事。
兹焉和高唱,出语愧芜累。
逍遥方罢郡,高兴接东瓯。
几处行杉径,何时宿石楼。
湘声穿古窦,华影在空舟。
庚子同灾知几人,二公华显独超伦。
比闻贬责祠宫去,始信推移运数均。
势冷有官犹是贵,居闲无禄未为贫。
四月维夏天未暑,天台居民逃室处。
城中屦贵巷陌喧,城外号奴去村墅。
老癃扶杖少者趋,夫弃禾麻妇投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