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荐福老怀真巧便,净慈两本更尖新。


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不见故人天际舟,小亭残日更回头。


缫成白雪三千丈,细草孤云一片愁。

君诗何以解人愁,初日红蕖碧水流。


未怕元刘妨独步,每思陶谢与同游。

贤劳王事一归休,霜落园林失九秋。


想得君家乌鹊喜,蛛丝萦绕玉搔头。

水宿风餐甚劳苦,勉旃吾子富春秋。


我愧疲民欲归去,麦田春雨把锄头。

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


故应剖蚌登王府,不若行沙弄夕霏。

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


扁舟不为鲈鱼去,收取声名四十年。

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


长伴空中月天子,东方行道到西方。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


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担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处著,雪堂自有老师兄。

念昔先君子,南游四十年。


相看顺老在,想见讷师贤。


岁历风轮转,禅心海月圆。

屈指江西老,多言剑外人。


身心已无著,乡党漫相亲。


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

竹湖畴昔叹兼通,孔墨何曾是别宗。


唐代儒先重颠老,晋朝名胜赏林公。


颂辞大众存遗札,塔与寒斋共一峰。

初闻灭度指三弹,俄报荼毗鼻一酸。


始悟杖头挑布袋,不如龛里坐蒲团。


故交相与归函骨,弟子谁来会涅槃。

晚爱聃书义味长,无身始与患相忘。


残年颇觉饥难忍,未敢贪君不死方。

当年琴调绝平平,妄意先贤宰武城。


邑有澹台犹欠识,始知令尹未聪明。

人物今衰少,惟侯智勇兼。


悲风起关塞,斜日薄嵫崦。


老子无从涕,诸贤不及髯。

苦说兵财少,臣非怯塞垣。


上思前语验,人叹左迁冤。


老大云中守,风寒国北门。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馀。


青衫出指论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一杯领意不须沽,六字持身已有馀。


痴子未知天上乐,先生今解世间书。

得句无僧字不清,公来一日两诗成。


龙雷珠浦东坡和,海日江潮老宋惊。


鲁直尚能推大国,长卿谁可诧长城。

粗读书难尽信书,世谁鲠直但阿谀。


平生湖海悲游子,晚岁乾坤老腐儒。


知己尚堪抬醉眼,从僧似欲剃吟须。

东风吹树散晴岚,独上层楼酒半酣。


拍岸潮声来海外,满江山色入淮南。


当时霸主分三国,此日吴禅老一龛。

醉拍阑干起白鸥,登临不尽古今愁。


六朝人物空流水,三国江山独倚楼。


秃发凉风吹木叶,孤城落日下帘钩。

柏炉烟冷尚馀薰,老去孤城愈不群。


沙上晚晴知独往,堂中秋思与谁分。


隔溪有伴萧萧竹,对户无情冉冉云。

闻道年来多掩关,高情定满渺弥间。


秋风不怕清难忍,晓日应分暖伴闲。


欲唤扁舟弄云水,已疑小阁厌溪山。

一叶轻舠破绿蘋,惊看蓬底两纶巾。


道人却有分携泪,丞相何无祗候人。

欲作男儿别,将情强折磨。


更堪天上泪,翻比世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