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啮。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吾穷本坐诗,久服朋友戒。


五年江湖上,闭口洗残债。


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

溪石琢马肝,剡藤开玉版。


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


此中有何好,秀色纷满眼。

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


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

何郎生事四立壁,心地高明百不忧。


白眼醉来思阮籍,碧云吟罢对汤休。


诸公着力书交上,尺璧深藏价未酬。

碧落侍郎金作句,瀛洲学士玉为章。


两公唱和君知么,个是安期却老方。

朱雀桥边旧使星,五年再照大江明。


端能记忆诚斋叟,千里书来访死生。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

歌吹新成百尺台,青山临水巧崔嵬。


佳人解作回文语,狂客能鸣掺鼓雷。


撷菊传杯醒复醉,采菱荡桨去仍回。

老僧似识众生病,久在山中养药苗。


白术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

闲坊远市声,终日掩衡门。


惟有风中叶,萧骚终日闻。


午枕不成寐,起坐无与言。

知有名香出海隅,幽人得得寄吾庐。


明窗小爇跏趺坐,更觉胸怀一事无。

瘴海骊龙供素沫,蛮村花露挹清滋。


微参鼻观犹疑似,全在炉烟未发时。

蘧蘧一觉直千金,雅赠徒知感激深。


莫道林间高卧稳,忧时亦有枕戈心。

团团鼓枕样新传,竹簟绳床得饱眠。


耳界若闻声外意,不须挝击也铿然。

老去光阴不问春,只思麋鹿与为群。


每求书附风前雁,便想山深日暮云。


铅椠尘劳应念我,诗章棋局久思君。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
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
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
为向东林问起居,更询李白近何如。
携琴想对青霞顶,觅句应巡碧玉除。
无复风流陪二老,空怜憔悴似三闾。
寄声切问朱监利,对面勤询刘贵池。
或见广东程使者,为言收得寄来诗。
二老相思又隔年,僧窗闲坐复何缘。
吟翁最好盐城住,时把歌诗付酒船。
家家竹杖只圆光,此竹如何得许方。
削得团栾无可笑,蓦然夺去亦何妨。
咄哉,得力处不在这个。
道人禅馀自锄菜,小摘黄花日中晒。
峨嵋㮕脯久不来,曲糁姜丝典型在。
封题寄我纸作囊,中有巴蜀斋厨香。
三椽容膝地,一枕曲肱眠。
手把故人画,起行梦相牵。
明河天上落,一派堕我前。
春晚晴光破雨回,闲将花轴傍檐开。
炉烟细逐轻风散,疑是香随梅处来。
毗耶居士有神功,断取香山置掌中。
五分普令薰法界,一时俱送与仙翁。
岩头云澹晖晖日,洞口烟横细细风。
道人秀骨生何许,若耶溪边清气聚。
不从章甫事功名,游历诸方参佛祖。
祝融峰下忽抬头,觑破虚空笑而舞。
一真境界孰能参,赖有斯人作指南。
更赖殷勤招唤得,不知流落在烟岚。
碧潭秋霁禅师笔,白月天空论主形。
是幻是真分不得,为人重说互严经。
香云郁郁覆江城,来现开元长者身。
八十卷经都论了,却将无说示常人。
虎腰黄卷动昭回,无数人天心眼开。
不是机锋妙相契,是渠那肯出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