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


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


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

又听村村腊鼓鸣,年丰物阜庆清平。


星霜陡觉岁华晚,时序祇伤今古情。


装景雪花飞点点,催诗云叶乱英英。

猎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


正怜风日暖,不似雪霜朝。


敢问祠黄石,休从击皂雕。

风毛随校腊,浩浩古原沙。


寒入弓声健,阴藏兔径赊。


马头迷玉勒,鹰背落梅花。

我与二三骑,争驰孤戍旁。


逐麋逢野寺,息马据胡床。


鹰想支公好,人思灞上狂。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异乡怀旧人千里,胜日难忘酒一杯。


不恨北风催短景,最怜残雪冷疏梅。


江边寒色雁催尽,天上春光斗挹回。

腊日开门雪满山,愁阴短景岁将阑。


江梅飘落香元在,汀雁飞鸣意已还。


佳节再逢身且健,一樽相属鬓毛斑。

三亩寒园春欲回,浅池低树忽飘梅。


楚乡万里霜云尽,归雁行行斜日来。

园冷无人扫,门荒少客过。


槐高庭日少,竹近野风多。


霰雪催残腊,山川对浩歌。

日暖村村路,人家迭送迎。


婚姻须岁暮,酒醴幸年登。


箫鼓儿童集,衣裳妇女矜。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


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

今日何妍暖,青春亦不迟。


竹寻穿地笋,梅有犯寒枝。


云物晴无事,禽鱼暖自私。

喜觉阳和近,山园策杖行。


草应知地暖,柳欲向人轻。


残雪通春信,鸣禽报晓晴。

旧时燕子尾毵毵,重觅新巢冷未堪。


为报道人归去也,杏花春雨在江南。

习平礼乐存形器,要阅兵须有杀生。


故备奸戎侔斩伐,唯于畋猎可申明。


妖狐胆裂逃终戮,老鹘拳高下必精。

笳鼓拥貔貅,韩陵山下头。


人心忘岱岳,鹰眼快离娄。


兔逸兹穷虏,孤歼即贵酋。

城上高亭一再过,每看风物费吟哦。


近诗颇效寒山子,往事徒成春梦婆。


剩买十千燕市酒,闲听二八越娘歌。

天寒多木叶,愁思满溪滨。


惆怅往来渡,经行多少人。


时情犹重腊,岁事每占春。

缓行循翠麓,凝睇俯清湾。


舟楫芦花外,江山夕照间。


天寒虽日短,岁晚亦身闲。

夷梁腊日春意动,物色生态谁能禁。


归烟霏霏捎竹切,融雪细细生苔深。


腐儒奔走竟何事,乡土栖迟多苦心。

霁色催寒腊,鸡声下紫宸。


至尊深抱戚,粥食罢尝新。


宫雾戎戎薄,城鸦款款驯。

健夫结束执旌旗,晓度长江自合围。


野外狐狸搜得尽,天边鸿雁射来稀。


苍鹰落日饥唯急,白马平川走似飞。

西湖处士安在哉,湖山如旧梅花开。


见花如见处士面,神清骨冷无纤埃。


不将时节较早晚,风味自是花中魁。

伏几何时腊又逢,天涯尊酒记游从。


未于山下祠黄石,且向江濆谒卧龙。


青眼共看官舍柳,白头相对雪天峰。

帘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长安门馆凤池通,几许招寻令节同。


海内故交还骨肉,天涯萍迹漫西东。


鸾栖正借高冈树,鹏运宜抟碧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