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越旬不出门,所值疑初觏。


长湖迄华岳,融景递澄秀。


鼓枻聿行迈,览物每欣遘。

迅风会高云,逝逝曷能巳。


朝耸冠剑驰,夕暮遭累系。


荣辱邈何因,嘅嘅昧成理。

一掷千金散彩云,愀然长啸大江濆。


生花骤入银钩梦,倒薤俄成玉箸文。


帝命灵篇传七纬,人谁奇字话三坟。

吏散长安日杜门,故人相见暂开尊。


人情棘上青绳变,身事池边老凤蹲。


阅尽世途惟自信,别来幽抱可谁论。

山径晚樵还。
深壑孱颜。
孙山背后泊船看。

泰华恒衡列四方,嵩高维岳在中央。


降神自昔生申甫,代祀于今轶汉唐。


羽士祝釐遵典礼,鸿儒染翰作文章。

一百年前老辩才,复褰绦带下山来。


松杉溜雨惊龙起,篁竹生风唤鹤回。


戒行净通林水观,语言香落宝花台。

青莲滴沆瀣,本是清凉界。


南薰入古殿,四座生灵籁。


胜会集群贤,披襟仍解带。

雪后帝京聊骋望,冰天悬影照人寰。


遥瞻丹凤分银阙,周览青龙展玉山。


广野漫铺明月色,白波摇动大江湾。

三日匆匆来又去,去时先办归程。
蒜山如墨惠山青。
江南梅熟候,倏忽变阴晴。

玲珑檐玉瘦。
渐照眼春回,野梅如绣。
看镫旧俗今都罢,但许歌围红袖。

病馀心事阑珊,英英润玉欣来至。
奚奴传报,马嘶门外,鹊喧檐际。
茸帽冲寒,尘襟浣雪,顿宽离思。

匡庐彭蠡气争雄,一段闲云万顷风。


五老地高俱拱北,九江天远总朝东。


秋期先逐乡心到,眼界聊随野望空。

子爱云峰寺,幽栖得自便。


朝吟还对石,夜坐更听泉。


久住应忘客,无言或近禅。

天堑山河壮,皇图日月开。


鹓鳞登汉阙,玉帛上燕台。


民赋中邦出,蛮艘海外来。

白发萧萧两鬓疏,越南蓟北困驰驱。


归田已落渊明后,惭对林间一纸书。

珠林东望白桥高,近筑湖居俯涧毛。


要知同气真连理,连遣分飞叹伯劳。

闭户看书百不忧,东原稻熟更何求。


便倾秫酒三十斛,更养池鱼数百头。

弟兄手足最相亲,恨杀东头少一人。


幸有白头相对老,龁匏饮水不嫌贫。

清江烟雨暗蓬蒿,城下帆樯百尺高。


自掩短蓬支病骨,不教人识旧兵曹。

云亭河口旧渔矶,此日扁舟海上归。


夜月未倾桑落酒,秋风先制芰荷衣。

十年奔走度晨曛,望断江南水竹村。


不是田园无旧业,极知天地有深恩。

君向金陵去,云帆百尺悬。


杯摇江色里,诗堕菊花前。


涂水明秋月,钟山起暮烟。

北窗吟啸日,凉吹不须期。


荷气初闻处,帘钩欲动时。


幽从林杪度,清向瑟中披。

溪路多纡折,一程数十滩。
崖欹度缆险,石浅溯舟难。
樵径迷深竹,鸥矶坐急湍。
九地一阳今渐回,道傍山寺独徘徊。
拾薪煮茗消馀日,刻竹题诗试老才。
黄纸正悬天下望,锦衣遥为故人来。
操觚吾计拙,覆瓿故人怜。
片语堪陵劲,千秋敢浪传。
诗名馀白首,世态老青毡。
蜀国春寒连夏月,江波未泛峨眉雪。
越中高士去复来,万里奇游何撇{扌烈}。
当年揽秀采琼英,暂入金门听凤鸣。
路出南州向北来,吴山梅冷粤山开。
阳和次第随程到,一月吹香管客回。
行尽千山更有山,此身几日在山间。
桃花野水溶溶去,鸥鸟汀云冉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