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步屧穿花醉晓风,翻枝摘叶兴何穷。


他年上苑求佳种,越白江红扫地空。

粟玉玲珑,雍酥浮动。
芳跗染得胭脂重。
风前兰麝作香寒,枝头烟雪和春冻。

别作一家春,故畹已禾黍。


黄香从何来,谁为东风主。

岭头异种谁留,檀心初晕犹含冻。
轻黄试着,歌翻金缕,晓风吹送。
剪蜡王郎,等闲妆点,珠珠成凤。

玉人栀貌堪怜,晓妆一洗铅华尽。
此花应是,菊分颜色,梅分风韵。
萼点驼酥,口攒金磬,心凝檀粉。

冰姿梦里慕姚黄,滴蜡凝酥别样妆。


生妒白红太浓淡,懒施朱粉自芬芳。


寒英深染蔷薇露,冷艳微熏笃耨香。

越岭仙姿迥异常,洞庭春染六铢裳。

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

反笑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艳太浓妆。

快泻鹅黄若下春,要将香色斗清珍。


蜡丸暗拆东君信,栀貌宁欺我辈人。


光价未输何逊早,诗篇重见豫章新。

破腊惊春意,凌寒试晓妆。


应嫌脂粉白,故染曲尘黄。


缀树蜂悬室,排筝雁著行。

野寺西边雪压梅,曾陪杖履探春回。


重寻密竹檀栾外,又见疏枝摘素开。


步屧寻花嗟我老,巡檐索笑共谁来。

春入梅花村,蜡妆林影繁。


香肌冒寒立,此意为谁存。


宫额半涂黄,要为出俗韵。

黄宫暖律暗相催,腊后春前见蜡梅。


青帝不知无蝶至,黄华先赏有蜂来。


风飘嫩蕊添莺羽,雪驾寒香入酒杯。

莲幕何人送此花,不容一蕊污贫家。


归来自觅清河种,馨德如人最可嘉。

通家天上张公子,桂种遥分月窟香。


三径殷勤自栽植,异时会见五枝芳。

蝶采花成蜡,还将腊染花。


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葩。

非蜡复非梅,梅将蜡染腮。


游蜂见还讶,疑自蜜中来。

天工着意点酡酥,不与江梅斗雪肤。


露滴蜂房酿崖蜜,日烘龙脑喷金炉。


万松张盖黄尤好,三峡藏春绿不枯。

未惬篱东染御黄,天香特地剪蜂房。


应怜雪里昭君怨,洗尽铅华试佛妆。

白璧黄金取意裁,极知变态自江梅。


风流一样香仍好,共趁春前腊后开。

南湖地胜无凡木,只说寒梅夸不足。


四般风韵两般高,黄如蜂蜡白如玉。


馀品缃红亦总嘉,早开最喜黄白花。

出得荆扉喜欲颠,园夫撑到蜡梅船。


包封山土根微脱,束缚溪藤叶尚鲜。


搬处侧从新径里,种时围向旧台边。

蜡梅吾甚爱,园种未能多。


旋去东南竹,新添二十窠。


离家俄半月,放蕾想盈柯。

若得西湖处士疑,如何颜色到鹅儿。


清香全与江梅似,只欠横斜照水枝。

玉壶佳处野梅发,未减后山襄样黄。


乞取一枝淮海去,不应春色占钱塘。

刚条簇簇陈蝇封,劲叶将零傲此冬。


磬口种奇英可嚼,檀心香烈蒂初镕。


根依阳地春风透,瓶倚晴窗日气浓。

今日寻此梅,危行石涧东。


花神欲宣令,万铎悬春风。

尖萼破微霜,明犀透清暾。


不有朱紫繁,那知中色尊。

浑疑蜡作花,貌野中抱幽。


冷香不盈阶,意尽仍一流。

取名慕横枝,要自同风格。


虽微调鼎味,宛有金铉色。

雪里鹅黄亦是梅,寒香一簇入帘来。


似韬洁白随人意,嚼碎金茎献宝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