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双猊蟠础龙缠栋,金井辘轳鸣晓瓮。


小殿垂帘白玉钩,大宛立仗朱丝鞚。


风驭宾天云雨隔,孤臣忍泪肝肠痛。

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


夜半秋闇来,万年枝袅袅。


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

昨夜玉轮明,传闻近太清。


凉波冲碧瓦,晓晕落金茎。


露索秦宫井,风弦汉殿筝。

赤墀高阁自从容,玉女窗扉报曙钟。


日丽九门青锁闼,雨晴双阙翠微峰。


毫端蕙露滋仙草,琴上薰风入禁松。

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


千门柳色连青琐,三殿花香入紫微。


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竹迷谁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


栽向凤池吹律处,斸从芸阁杀青馀。


迎风一啸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

界天山雪净黄埃,溪上扁舟夜泛来。


匝地东风劝椒酒,山头今日是春台。

拙疏何计补涓埃,惭愧双旌去复来。


三过溪门今老矣,病无脚力更登台。

浮生渺渺但飞埃,问讯星宫又独来。


天上人间最高处,为君题作郁萧台。

早折蟾宫第一枝,纶闱恩命苦何迟。


久为俗吏殊无味,合掌王言亦有时。


好继忠州文最盛,应嫌长庆格犹卑。

紫微新命旧交游,报到商于寂寞州。


天上共分三字贵,山中全减贰车愁。


抛离红药心无恨,弹拂金貂舞不休。

再入承明旧直庐,腰间仍得佩金鱼。


重批汉武求贤诏,曾上东方自荐书。


红药篇章应感动,紫泥封检未生疏。

宫树阴阴翠盖成,熏风尽日语流莺。


只应欲助归田兴,故作林间旧友声。

亭亭高未足,玩玩意空深。


颇似少陵叟,能留一院阴。


幸今长勿剪,无用晚知音。

言寻中禁路,来问列侯家。


玉座攀云色,金城步日华。


池烟深锁树,苑漏曲穿花。

凉飙送残暑,秋色望中新。


天迥迷星斗,宵寒待月轮。


境同牛渚上,诗寄凤池人。

此君安可一朝无,请看西园种竹初。


嶰谷正当吹凤后,葛陂犹是化龙馀。


风摇梦枕秋声碎,月满吟窗夜影疏。

西垣种竹满庭隅,正值天街小雨初。


渐近凉风侵梦觉,已留清露滴吟馀。


卜邻近喜苍苔满,托迹方惊上苑疏。

王业兴家国,人才荐庙堂。
风帘留晷刻,冰鉴照毫芒。
列坐清仪肃,终篇耿论昌。
俯仰梁溪岁几寒,向来墨沼已中乾。
传家紫橐荣三子,得路青云喜二难。
爵位方知稽古力,论思当使覆盂安。
贤路尘消箧谤残,萧萧衰鬓得生还。
久叨鸱尾三重阁,却趁蛾眉五日班。
伤翼再来仍绕树,行云何处不思山。
敢谓封伦据此床,幸从科级绍馀芳。
紫薇继直中书省,丛桂犹为同舍郎。
太史书传得杨恽,渭阳情厚为秦康。
漕台生处寝之床,丛桂还分一叶芳。
红药阶边怀老谢,桃花观里忆刘郎。
首烦贤舅书增喜,想见慈亲色更康。
尝闻历阳郡,寺有褒禅山。
及我分竹符,欲往穷跻攀。
驱车发半道,尺一唤我还。
玉箫吹凤凰,关月写沧浪。
故国几时到,高楼今夜长。
候虫啼露壁,凉叶下银床。
薄暮出重闉,逶迟望双阙。
辇路犹轻尘,上林已初月。
悠悠文书静,去去车马绝。
矮窗缺月照人寒,残雪留檐冻木干。
衰信已凭双鬓寄,世缘聊作一枰看。
斜封官好空批敕,神武门高未挂冠。
向来归卧白云边,忽拜君王诏墨鲜。
谁借羽翰超弱水,又随簪橐过甘泉。
酒同今夕兄酬弟,诗比当年圣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