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汉皇慈俭不开边,尚教千艘下濑船。


贪看艨艟飞斗舰,不知赑屃舞钧天。


故山西望三千里,往事回思二十年。

东池浮萍半黏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缭绕府西面,潺湲池北头。


凿开明月峡,决破白蘋洲。


清浅漪澜急,夤缘浦屿幽。

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


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


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

绿遍西池。
梅子青时。
尽无端、尽日东风恶,更霏微细雨,恼人离恨,满路春泥。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详观记牒,鸿荒莫传。

降及云鸟,曰圣则天。

虞承唐命,周袭商艰。

池上映秋光,登临爱夕阳。


镜中蒲柳色,衣上芰荷香。


听雨初留屐,当风一据床。

圣朝无复用舟师,戏遣艨艟插戟枝。


沸浪有声黄帽动,春风无力彩旗垂。


不胜杯酌宁辞醉,传语风光共此嬉。

三日春风尘涨天,沟泥愁污破鞍鞯。


扫门静闭无来客,隐几深居学坐禅。


薄雨掠尘时点点,细蟾窥夜独娟娟。

燕子风高,小桃枝上花无数。
乱溪深处。
满地飞红雨。

短墙梅粉香初透。
削约寒枝瘦。
恼人知为阿谁开。

四面无炎气,清池阔复深。


蝶飞逢草住,鱼戏见人沉。


拂石安茶器,移床选树阴。

眼中烟水复云林,地胜身闲得细寻。


沙暖凫鸥浑得意,日长桃李自成阴。


风光欲尽今馀几,杯酒相逢莫厌深。

水宫仙子归来,为谁独立西风背。
凌波梦断,可怜零落,一奁环佩。
雨叶敲寒,露房倒影,秋声惊碎。

清源注长波,萦回十里内。


泓澄鉴群物,杂细分毛介。


旱岁未尝减,隆冬方可爱。

射殿风清巳午间,曳裾挟策拜隆颜。


首询帝子龙楼召,喜辍犀弓偃月弯。


葵藿尽酬承日志,简编不负半生闲。

三山凌波涛,云汉邈氛埃。


世无乘槎客,安得穷昭回。


天门洞阊阖,海池含风雷。

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


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


池角通泉脉,堂心豁地形。

衰年重作宦,入楚问民风。


岂谓山川异,还嗟杼轴空。


官常存国典,惠泽自皇躬。

王门设宴款应徐,红药相鲜映广除。


地簇晚芳群蝶下,天留春色万花馀。


愿将绣幕通宵护,讵使清樽半日虚。

重到谈经处,萧条人共嗟。


禅心馀贝叶,老眼讶天花。


孤磬风犹袅,双松月自斜。

燕台故事老年踪,楚调狂歌圣代容。


乘兴西来秋草遍,凭高北望暮云重。


自疏客计闲长铗,几向王门驻短筇。

眼前期不定,万事远期难。


酒熟山人过,诗成蜡炬残。


柝声连巷动,月色满城寒。

日落寒城闭,天空倦鸟归。


高楼才暝色,新月亦清辉。


秋兴骚人赋,乡心客子衣。

培养邻三径,移来殿万芳。


馀花自风景,幽意合柴桑。


绣幕驻秋色,金杯浮晚香。

昔枉信陵车,侯生一敝庐。


自甘昭代隐,拟著老农书。


山冥登楼外,庭寒扫雪余。

献岁郊坰出,悠悠野兴饶。
山通明月峡,溪入彩虹桥。
览古遵夷陆,凭高望远霄。
短短芰荷叶,深深野水漫。
何神能止雨,无术理惊湍。
久客怀三径,包羞拘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