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平居已无奈,仓卒故难任。


井上痕犹浅,水中痕更深。


问鳌何至此,下石尔甘心。

偃室留千载,下城又一时。


非公人不至,学道孰相期。


烹小同鸡邑,歌弦异茧丝。

少小思尚奇,薰风琴欲和。


规模与时背,场屋屡摧挫。


大道窥五原,高论读二过。

今晨雪乍晴,寒日升扶桑。
出门邀河伯,东向同盳洋。


昨日之罘山,紫翠点水如鸳鸯。

忽忽人间十六年,与公信息两茫然。


不知今日江门路,还到湖西是几千。

言笑不可亲,中宵驰梦想。


君行几千里,道路轻闽广。


忽见囊中诗,区区谢官长。

澄湖楼畔梵王宫,门外陂塘尽日风。


来访故人嗟未值,绝怜秋色与谁同。


不遑将母君应叹,始可言诗我未工。

忆昔妙年仝射策,今谁存者苦无多。


酆城久矣埋长剑,陶壁依然挂短梭。


铅椠功夫真戏耳,齑盐活计奈贫何。

图寔如瓜尚得霜,老禅相赠杂青黄。


韵欺薝卜熏狮座,巧学流苏映象床。


蜡烛照来微弄影,金盆浴罢暗生香。

我初游赤城,松竹空函丈。


师时奉诸佛,略不乏供养。


兹游再见之,谈笑益夷旷。

琢月磨冰绝点埃,无端却下谪仙台。


何曾富贵能收拾,止有烟云共往来。


雪屋未寒先欲冷,玉簪凋罢始当开。

月魂波影共微茫,冷澹迎秋意倍凉。


烟水已空金谷圃,冰霜独重白云乡。


笛中梅瓣原无色,世上胭脂岂耐芳。

何人此地得幽居,竹石中间宅一区。


可意江山千百里,有情花木两三株。


应无俗客惊吠犬,时有轻船过卖鱼。

家住翠屏溪上头,思莼空结半生愁。


今朝初洗红尘梦,烟雨西江满意秋。

风飘万点湿秋云,万叶凉声睡起闻。


翻忆东华衣上汗,向人挥作雨纷纷。

红颜不共春争媚,慨叹仳离稔祸胎。


一死甘随流水去,三魂同结怒潮来。


时乖身陷豺狼窟,天定名扬御史台。

相从我自慰无聊,物换星回又斗杓。


近市少霜梅欲动,长沟无雨水全消。


几年冠盖东南会,逐日舟帆上下潮。

肩舆十里绿杨阴,饱听黄鹂送好音。


津吏忽传官舫至,一尊聊话故人心。

未得长风送客舟,老天留我作清游。


三吴好景归诗卷,万里长江入酒瓯。


老马能谙南北路,闲鸥不识古今愁。

风怀销未尽。
又帘栊新妆,漫吟花信。
静日闲门,驻风华依旧,好春宜趁。

肩吾有云孙,磊砢东州瑞。


一诵能万言,落笔忽千字。


才抽独茧绪,态涌春云思。

骥足新开道路初,龙文旧识斗牛墟。


行边览胜多佳句,在处探奇有异书。


庾岭乡心梅已实,秦淮归棹柳方舒。

青山傍我舟,势若随人去。


因之得随名,万古滨江住。


我来潮正落,龈腭尽呈露。

绣榻花关,记当日、轻涂嫩洒。
曾有个、蛾眉蝉鬓,低头深拜。
捧砚焚香舒小影,为他题咏增慷慨。

忆得初冬忘甲子,夜梦与师游破寺。


明朝东望欲寄声,我在紫岩师锦水。


空山行役偶相逢,物色看来与梦同。

胜地忆屡到,变革非昔年。


律居扫积陋,禅房侈旧观。


老衲不可见,遗事故老传。

海南有珍禽,厥服具五色。


绛者为之长,飞鸣随止息。


佳哉陈氏园,形制存古迹。

出守西周又许田,白头何幸再朝天。


升阶子细瞻尧日,不似侏儒梦灶年。

海棠一树竹篱根,密掩深藏若避人。


移向亭前端有意,要令山下尽知春。

喜承优诏出咸京,为爱三峰画不成。
红日捧来仙掌近,白云飞尽佛头晴。
城边草色连天远,树底河流入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