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朝阳照城楼,春容极明媚。


走马蜀锦园,名花动人意。


严妆汉宫晓,一笑初破睡。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南海惊涛卷玉缸,北山野烧展红幢。


山神海伯争新巧,并慰诗人眼一双。

春草池塘绿,忽惊花屿红。


乱英深浅色,芳气有无中。


置酒宾朋集,披襟赏咏同。

银烛光中万绮霞,醉红堆上缺蟾斜。


从今胜绝西园夜,压尽锦官城里花。

曾经泽国鲸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


春入汉关三月雨,风推秦岛五更潮。


但从使者传封事,莫向将军问赐貂。

保俶塔游人罕登其颠,能穷七级,四望神爽。
初秋时,夜宿僧房,至五鼓起登绝顶,东望海日将起,紫雾氤氲,金霞漂荡,漫天光彩,状若长横匹练,圆走车轮,或肖虎豹超骧,鸾鹤飞舞,五色鲜艳,过目改观,瞬息幻化,变迁万状。
顷焉阳谷吐火,千山影赤,金轮浴海,闪烁荧煌,火镜浮空,朣胧辉映,丹焰炯炯弥天,流光赫赫动地。

北高峰为湖山第一高处,绝顶环眺,目及数里。
左顾澄湖,匣开妆镜,金饼晶荧;右俯江波,绳引银河,玉虬屈曲,前后城郭室庐,郊原村落,眇若片纸画图。
鳞次黑白点点耳。

天险设虎门,大炮森相向。


海口虽通商,当关资上将。

几树繁红映碧湾,苎萝山下见芳颜。


分明消得黄金屋,却堕荒蹊野径间。

海棠洞下醉忘归,岁月如驰不可追。


想得千株今合抱,此生未卜再游时。

暮雨廉纤似入梅,一春花月欠攀陪。


草生后圃深三尺,也道身为县令来。

归骑何须抵死催,且拈落蕊藉苍苔。


平生酷喜坡长句,笔力今谁可夺胎。

共倒残尊过日西,重来花事想参差。


建阳主簿今才子,焉可无诗补杜诗。

特以秾纤压众芳,痴人痴杀恨无香。


问渠妩媚房栊里,何似庄严几研傍。

梅太酸寒兰太清,海棠方可入丹青。


赵昌骨朽徐熙死,谁写春风上锦屏。

红点霏霏似撒沙,荒园幻作五侯家。


自怜改尽青青鬓,无力栽花且看花。

万蕊千葩染似红,停杯无语恨东风。


薄寒且为花愁恼,何况开时值雨中。

颠风猛雨阻追攀,欲问春留数日间。


过眼红云成白雪,到晴只恐没花看。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


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


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

自有此山在,无人作此游。


气吞云海浪,笑撼玉峰秋。


开辟几百载,登临第一筹。

沧海遥连雉堞明,登临喜共幕宾清。


千山见日天犹夜,万国浮空水自平。


不分番夷营别岛,愿图方略至金城。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
海棠开后心如碎。
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峭帆昔上鄱阳船,我与五老曾周旋。


两尘相隔骨不仙,蹉跎负约十四年。


近来稍知厌世缠,筋力大不如从前。

朝自扶胥南,万里穷泱漭。


溟波接百川,倾泻多奇状。


潮从虎门出,势到沃焦放。

日出当中夜,红轮十丈馀。


海波烧尽赤,掩映是扶胥。

有天皆化水,无月不生潮。


万里长堤外,波涛极沃焦。

始知元气大,为水竟包天。


一片洋船落,微茫在暮烟。

稽峰闲望赤城标,霞气苍茫水雾消。


独树过江吴地尽,断云归海楚山遥。


空林木叶惊秋雨,极浦鸿声带晚潮。

十年不踏玛瑙石,今日重登巾子峰。


外湖水绕玉螮蝀,里湖水浸金芙蓉。


崔老题诗欲招鹤,生公说法善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