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点夜凉。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


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楼上烟云怪不来,楼前飞纸落成堆。


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放回。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我本山中人,寒苦盗寸廪。


文辞虽少作,勉强非天禀。



既得旋废忘,懒惰今十稔。

冀北当年浩莫分,斯人一顾每空群。


国家科第与风汉,天下英雄惟使君。


后进何人知大老,横流无地寄斯文。

清晓朝帝所,就列复少须。


不逢林夫子,于何得故吾。


宫云霁犹未,宸风爽亦初。

只隔墙东便是家,悁悁还似在天涯。


客心不耐听松雨,归信犹堪饮菊花。


剪烛看书良寂寞,披沙见玉忽喧哗。

新秋风月正凉天,空馆相看学坐禅。


满榻诗书愁病眼,隔墙砧杵思高眠。


霜飞一叶凋琼玉,风绕双松奏管弦。

庐山谁与主文盟,入得光芒北斗星。
笔可补天亲奏赋,芥如拾地久明经。
诸贤等是良眉白,五色难迷老眼青。
高兴每论诗,非才独见推。
应当明试日,不比暗投时。
出口人皆信,操心自可知。
西蜀有扬马,君才当此行。
几年怀胜迹,今日慰平生。
地入黄牛峡,江连白帝城。
粉字朱牌簇县津,绿蓑青笠洗行尘。
一时客路同归棹,半是年家及里人。
秦代徵君岩上石,吴时霸主涧中神。
堂堂文献大江西,君去持衡定不迷。
徐孺湖边秋月霁,滕王阁上楚天低。
璞归和氏终须识,马遇孙阳不待嘶。
刑场讫事欲分携,犹有残花恋故枝。
更绕庭阴行数匝,九人重到定难期。
深院锁凉秋,西风坐间好。
几净窗明尘不飞,似蹑红云至三岛。
数枝淡淡桂新香,千带垂垂柳初老。
文治回亨运,群言协睿谋。
设科存坠典,传诏及遐陬。
风动黄帘晓,霜飞白简秋。
右辖升庸日,秋闱献艺初。
端居烦坐镇,妙简备贤书。
忆昔兴文运,惟天启圣谟。
公子求贤未识真,欲将毛遂比常伦。
当时不及三千客,今日何如十九人。
没兴主司逢葛八,贤弟被黜兄荐发。
细思堪惜又堪嫌,一壁有眼半壁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