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岂有元音重庙堂,干求当世避炎凉。


荒山暮雨劳行役,紫塞秋风过战场。


远道怀人生死泪,陈编吊古废兴肠。

南海有奇香,置诸崔嵬博山之金炉。
朱火扬其芳,光彩氤氲凌上都。


豫章楩楠在空谷,雨露之所濡,造物之所育。

碧云苍雾讲堂阴,燕市离群听雁音。


倾盖一谈天下计,开襟真见古初心。


浮沉声气交嫌晚,商榷人天道且深。

吾辈迂疏世共闻,难将知已问尘氛。


况当遁迹如张俭,谁信谈经类子云。


识具古今仍嗜学,交空南北始逢君。

生机何所赖,官罢废饔飧。


不有安贫乐,焉知陋巷尊。


无谋宜困阨,守死报乾坤。

渔翁家住寒潭上,晓霜晚日时相向。
三尺白鱼长,一双摇玉光。


前朝来献状,果慰携壶望。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
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湲。
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

檐溜滴。
都是春归消息。
带雨牡丹无气力。

春来春色佳,秋至秋光好。
无计奈春归,又看秋光老。


去年飞雪时,病与梅花道。

筑室深山里,开门古涧边。


月高猿子叫,日晏虎儿眠。


带雪挑黄菜,敲冰取碧泉。

积雪滴还冻,斜阳阴复明。


千峰浓淡碧,一水浅深清。


医卜犹真禄,樵渔亦美名。

朱减颜逾皱,霜添鬓却新。


文章应舍我,富贵不如人。


照破生前物,思穷死后神。

茅屋冻将压,柴扉寒不开。


交朋几竿竹,兄弟数枝梅。


渡口月初出,沙头人正回。

脱命市朝隘,侧身桑梓深。


山含首阳色,水带汨罗音。


中夜不能寐,万端都上心。

彻骨寒谁觉,回骸暖自醒。


直须人悄悄,方得物亭亭。


性伏涵三极,心开烛万灵。

每恨投南鹊,尤怜向北枝。


虽蒙今士笑,恐有后人思。


运火解朝冻,咽津充夜饥。

群处那相合,单栖正自如。


好言天外事,懒读世间书。


指直笔难把,唇濡砚屡嘘。

世事偏宜假,吾生只认真。


少知行路恶,老爱在家贫。


宁接古时鬼,怕逢今世人。

出郭已超俗,住溪尤近真。


青天素知我,白雪便随人。


守道何妨贱,藏书不尽贫。

秋霜草花落,梦君浮屠宫。


羁魂得清游,短章见深衷。


破屋仰见天,何人记卢仝。

我不愿筑受降城朔方职总管,又不愿金狨系马西池万人看。


只愿宽闲寂寞滨,倚醉高吟青玉案。
秋霜斫蟹草泥滑,春浪叉鱼杨柳贯。

六百年前事异哉,二龙委骨致瑰材。


虽然悬谶识兴废,要以无心为去来。


寺里塔模天竺样,门前柏是圣师栽。

佐他肴馔总清华,麦黍搏成饼饵夸。


温语殷勤滋我愧,循陔孝养到寒家。

合冰当南风,春日解河浒。


相生实相融,离合谊有取。


我归明圣湖,残雪趋腊鼓。

十日平原醉若泥,新添佳话到前溪。


云巢山色乌程酒,准待来年再品题。

底是匆匆买棹回,鳣堂桃李可齐开。


阶前尤喜芝兰茁,毕竟心田培植来。

最难细雨杏花天,酿笋人来春水船。


道是儒官真耐冷,袖笼馀不一溪烟。

苦把庭梅劣野梅,庭梅元自野梅来。


肯辞台鼎当年贵,直向丹田内景开。


山意浓时还耐看,道根孤处更深培。

新扇初颁拜宠光,格言名翰玉成行。
一时暑气都驱却,四海仁风得奉扬。
皓彩照人如月样,微凉拂鬓有天香。
泽国寒风木叶稀,悲歌昨夜赋《无衣》。
自添白发年华异,用尽黄金生事微。
易水似怜湘月远,燕鸿还共楚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