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愁人空望国,惊鸟不归林。


莫话弹冠事,谁知结袜心。


霜凋树吹断,土蚀剑痕深。

宠位资寂用,回头怜二疏。


超遥比鹤性,皎洁同僧居。


华组澹无累,单床欢有馀。

三十年前会府同,红颜销尽两成翁。


别泪共将何处洒,锦江南渡足春风。

相如拥传有光辉,何事阑干泪湿衣。


旧府东山馀妓在,重将歌舞送君归。

赤墀同拜紫泥封,驷牡连徵侍九重。


惟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

艳歌能起关山恨,红烛偏凝寒塞情。


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丝管尽离声。

萧条寒日晏,悽惨别魂惊。


宝瑟无声怨,金囊故赠轻。


赤墀方载笔,油幕尚言兵。

经术群公上,人材二纪间。


屡持边使节,竟老近臣班。


赐第叨同擢,趋朝忆共还。

汉殿胪传处,回头四十春。


共嗟香案吏,归作钓台人。


意气林泉老,名声日月新。

手持封事上明光,暂捧潘舆侍北堂。

黄阁夫人称孟母,紫薇仙吏识田郎。

葡萄好酿樽中绿,萱草能消镜里霜。

九衢寒雾敛,双阙曙光分。


彩杖迎春日,香烟接瑞云。


佩声清漏间,天语侍臣闻。

鼕鼕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


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


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

千官晓立炉烟里,立近丹墀是起居。


彩笔专书皇帝语,书成几卷太平书。

暑月放朝频,青槐路绝尘。


雨晴江色出,风动草香新。


独立分幽岛,同行得静人。

天子念疲民,分忧辍侍臣。


红旗高起焰,绿野静无尘。


阙下亲知别,江南惠化新。

威凤翔紫气,孤云出寥天。


奇采与幽姿,缥缈皆自然。


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居邻厚郭一鸡飞,桂树于今大几围。


老忆旧时灯火伴,青山何处望霏微。

大名将起魏,良史更逢迁。


驿骑朝丹阙,关亭望紫烟。


西京春色近,东观物华偏。

云暗苍龙阙,沈沈殊未开。


窗临凤凰沼,飒飒雨声来。


电影入飞阁,风威凌吹台。

旧国才因地,当朝史命官。


遗文徵阙简,还思采芳兰。


传发关门候,觞称邑里欢。

作藩南越古称雄,五管皆归节制中。


腰佩金龟三品绶,船开画鹢一帆风。


橘官手版趋尘远,梅使星车附信通。

永丰范萧之峰,有坟隆然而新封。
问之父老坟者谁,云是刘家兄死弟葬之。


兄行万里死毒厉,家有婺妇无孤儿。

白头簪胜。
尚依约梦华,东风吹醒。
故国春回,闲门人老,时事几番重省。

渐流红去远怕看春,江南古离忧。
况青芜萧索,瑶华珍重,欲寄无由。
又是清明近也,旧火一时收。

孝治依文母,皇图锡圣王。


虚心思启沃,妙选尽忠良。


近侍崇儒术,先生被宠光。

湖海飘摇误召环,春风入缀紫宸班。
恭闻聘币及岩穴,不以多材遗蒯菅。
静念升沉皆命分,喜因蹈舞拜天颜。
神仙起居法。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
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
昔年子归来,关山有太石。
今日子迈往,朱龙无太石。
如何转盼间,幽明倏旦夕。
一梢鸣跸启重关,广殿传呼趣就班。
瑞日初临黄盖外,紫云先绕翠裘间。
和鸾音里趋翔过,锦绣围中拜舞还。
制策词科世得贤,谏垣书殿继为联。
皂囊封奏名宏议,丹扆书箴著旧篇。
朝许臧孙为有后,人嗟贾傅不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