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莫炼丹难。


黄河可塞,金可成难。


休辟穀难。

衰境遇白鸡,自分堕幽墟。


造物偶见宽,俯仰复岁除。


骎骎迫耄期,凛凛无根株。

残暑方炎忽痛摧,无情风雨亦奇哉。


但嗟不为贫人计,未动秋砧雁已来。

常忆初年十七时,朝朝乌帽出从师。


忽逢寒食停供课,正写矾书作赝碑。

残雨在檐犹点滴,断云衔日正苍凉。


清愁偏向暮年觉,少睡不禁秋夜长。


帘影渐生禽语乐,杵声初动药尘香。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仲秋四日雁横天,闭户垂帷意已便。


方叹今年时候早,夜深风雨更凄然。

群山黛新染,蒙气寒郁郁。


扫除迎将家,下簟脱巾袜。


南北舍小棠,况可清烦暍。

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


行穿锦巷入雪巷,看尽桃花到李花。

最怕摛词与草麻,明朝传布竞攻瑕。


而今失韵乖平仄,挞市哄堂一任他。

老子从来宠利轻,于棋待诏昧平生。


内中称赏秦郎帖,御笔批依不必更。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春风着意送将归,为赋清江落日低。


惜别更留烹玉鲙,寓居长记对青猊。


家山彼此归心速,歧路东西客梦迷。

楚天碧。
秋晚尘清禁陌。
朝鸡静,班退晓墀,回马金门漏犹滴。

门对南山宝镜悬,焚香心耿一炉烟。


湘累极目伤千里,幕府吞声忍十年。


柏叶樽前还献岁,梅花枝底忽逢天。

五十又三时,生儿是次儿。


承先曾四子,为后且双支。


道长欣逢泰,文明望作离。

吉日先人日,熊罴堕地声。


刚从正月长,泰作小时名。


饮乳兼双母,分书止一兄。

病著连三月,谁能慰老夫。
萧萧短发不胜梳。
风里支离欲倒、要人扶。

从来春雪有人嫌,六出虽工亦漫然。


客舍无毡浑可事,炉无薪炭褐无绵。

酒楼柳絮白纷如,带雨随风密又疏。


万景天全群动息,玉堂人老卧茅庐。

缤纷万片打窗来,蓦趁斜风舞却回。


可怪今春寒特甚,梅花一半未曾开。

甚匆匆、兰长笋老,残春暗里偷换。
梦魂只道吴根近,万柳千亭遮遍。
寻不见。

留与眼前资痛饮,不须遣尽闲愁。
徘徊明月在高楼。
挥觞疑有待,吹笛未宜休。

先人六儿女,姊长孝且慈。


德淑命不淑,哀哉止于斯。


莫年失爱子,哭泣鬓成丝。

去春哭钟子,奔走馀杭路。


今春哭田生,栖迟九江渡。


在家在客中,两友两春讣。

江南江北那识春,况此寄镇埋烟尘。


卑栖客官困垄断,无故污此金玉身。


浊醪自醉复自解,空恨梗政吏不仁。

七年交春七日强,蒙蒙春雨吞江乡。


此夕莫知是元夕,地炉埋伏身犹僵。


鼓箫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

天顺斗柄转天经,客座还看聚德星。


卜夜渐分新旧岁,行人将问短长亭。


四方浪迹从离合,百罚深杯混醉醒。

青帝銮舆此夕还,和风吹绿遍千山。


轻盈客坐星桥里,烂漫花生火树间。


五夜追欢难尽兴,百年沉醉得长闲。

万井烟灯簇火城,洗尘微雨正新晴。


贤人满座扬星彩,丽句投珠助月明。


良夜喜逢文酒客,丰年偏称赏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