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柳拂长牵棹,莺催□到家。


书檐问简玩,香柱羽趺跏。


新火春烟重,游丝岸日斜。

水气侵鸠闷,风帆掠燕狂。


白看梨梦破,红变杏梢香。


放舸依林遍,装云去路长。

把酒送春春欲归,落花无言愁不飞。
天涯万里不忍别,杜宇啼乾枝上血。


离亭芳草色萋萋,不为东君绊马蹄。

一物生生无尽时,落花啼鸟总天机。


三千界内知音少,九十日馀回首非。


世事只今看烂熟,诗人自古爱芳菲。

枝头吹尽轻轻絮。
小楼乍觉春归去。
绣倦玉钗横。

爱锁情枷,何物天公铸造。
重重叠叠相围绕。
一年好景,算愁多欢少。

蝶散蜂愁,已往事休重道。
芳凉千里花依草。
鸟啼空树,待倚危栏眺。

九十韶光,如驶匆匆,芳菲乱飘。
卷榆钱满地,闷怀同积,杨花扑帐,倦眼无聊。
飞燕呢喃,流莺絮聒,各抱离魂一样销。

阑珊花事,惜余春、看到荼蘼开遍。
诗记才迎词又送,袅袅吟魂柔飐。


笑也含愁,醒还似梦,离绪萦心乱。

沉沉院落,送东皇去后,重门寂寞。
开罢荼蘼花一架,换了愔愔浓绿。
鹃血啼红,蝶魂凄碧,都为伤春哭。

风风雨雨。
暗地相催,春光到此将别。
欲待款留,无计反增凄切。

莺声渐老。
恹恹薄醉添烦恼。
天涯绿遍王孙草。

春色忽随流水去,人间谁解绊风光。


一声杜宇乾坤隘,万点飞花日月忙。


道阻岂能游上苑,年衰无复梦幽塘。

年年不会春来处,疑自深红嫩白间。


今日却从何处去,明年依旧待君还。


不堪眼见莺花老,安得心同木石顽。

一江渌净,算阅尽、燕鸿来去。
便系日绳长,修蟾斧妙,教驻韶华未许。
白白红红多多态,问底事、东皇无语。

飞花一片减风光,不待红稀意已伤。


今岁馀春能几许,浮生此日更须忙。


陇头有雨麦初秀,林下无人兰自芳。

暖日融融醉物华,闲斟春酒对春花。


眼前生意无穷尽,散入天南百万家。

斗柄初东淑气回,镇阳弦管送春来。


呼童试看寒梅树,报道琼花彻晓开。

明日送春江水边,送君同上木兰船。


相思只拟频相见,莫学春风动隔年。

春来不见故人来,及至来时春又回。


花事旋随风信了,独留红药待君开。

春归人送春,春去亦催人。


眼见辛夷发,飘为陌上尘。

南浦送春去,绿波江可怜。


萋萋三百里,愁共草连天。

来日流莺至,去日落花深。


青春自来去,莺花伤客心。

苦雨却怜新水涨,喜晴还怪野花开。


野花径畔春将去,新水桥边晚未回。

留春不住送春归,多事杨花点客衣。


有兴重来那用约,青山白发久忘机。

三月中旬已送春,蔷薇架畔木香新。


能黄能紫非无色,终与东风隔一尘。

正好春光伴石台,踟躇无奈绿阴来。


香销栩蝶馀新梦,子满岩花忆旧开。


绕径柔丝闲白昼,倚楼飞絮点清醅。

惆怅东君又欲回,襟怀从此为谁开。


懒寻南浦踏芳草,自倚东阑看古槐。


柳外已无莺宛转,帘前惟有燕徘徊。

珊瑚钩搭黄金索,杨花香雪穿珠箔。


彩云蟠翠绣麒麟,宫衣初试罗衫薄。


雉扇班移午漏迟,麝煤浮砚墨淋漓。

吴宫花老泪胭脂,点点残红堕晚枝。


自是东风无著处,本来西子有归时。


锦帆冷落青帘舫,玉管阑珊白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