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绣裳赤舄事征东,麟阁曾经论武功。


圣主何心收印绶,遗孤今日大山中。


过辞家庙貂蝉在,独上关河雨雪融。

凤城春上垂杨色,使君将春往江北。


是谁匝网密如云,帝遣爽鸠放孱翼。


陛辞才罢即登车,有如西水救东鱼。

淮阴所佩剑,不审值何许。


佩剑以钓鱼,于义亦何取。


一日几垂竿,竿竿可几鲤。

送客之燕上马时,图花满册各成诗。


河桥杨柳如教见,应喜相饶赠别枝。

不食濡须坞口鱼,只今已是十年馀。


我犹疋马随人后,君亦华巅与世疏。


此日又分直馆禄,几时来读道山书。

乌衣说诸王,人物世足数。


至今有云来,眼色照天宇。


谁知静秀中,有志良未吐。

旧闻双泉居,缥渺在寥廓。


仙人上丛霄,遗甃结飞阁。


广庭三百步,一木可四角。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
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

西风撩竹作秋声,勾引诗人太瘦生。


安得昭华吹玉笛,满船明月送君行。

江南山水只供愁,征雁来时正倚楼。


十里珠帘皆可意,西风吹梦到扬州。

王子嗜字学,阖户攻古籀。


曾莫求人知,摸拓乌衫袖。


发绪到秦封,探赜更周狩。

流行坎止世途中,万事由天天自公。


失马未能知祸福,辨乌何必在雌雄。


赐环拟望厓山月,用楫当归涨海风。

休云宠辱递相催,信自先生直不回。


怖鳄莫凭泷吏说,蒸羊好待相公来。


乾坤是处皆容物,小大无官不适才。

与君桑梓阴相望,母党况为兄弟行。


我之老母姊君母,少日拜姨今未忘。


两家昆季昔数人,君我聊存属馀长。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


顾步曾为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


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

几回奏事建章宫,圣主偏知汉将功。


身著紫衣趋阙下,口衔丹诏出关东。


蝉声驿路秋山里,草色河桥落照中。

归舟一路转青蘋,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


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


行人去指徐州近,饮马回看泗水深。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琼壶歌月,白发簪花,十年一梦扬州。
恨入琵琶,小怜重见湾头。
尊前漫题金缕,奈芳情、已逐东流。

真人俄整舄,双鹤屡飞翔。


恐入壶中住,须传肘后方。


霓裳云气润,石径术苗香。

孤身十载客都城,白社双林讳姓名。


授馆不为他日计,解衣真出故人情。


翘材必定延枚叟,宣室终须记贾生。

先生秀句满天东,二子缘渠再得穷。


诗礼向来堪发冢,孙刘能使不为公。


炎方瘴疠避轩豁,故国山河开始终。

先生英气盖区中,命与仇谋得老穷。


又见长身有家法,可辞短簿怒吾公。


石头路滑行能速,宣室归来语未终。

美酒拨醅酌,杨花飞尽时。


落日长安道,方寸无人知。


箧中制胜术,气雄屈指算。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
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语离三秋风,念子万里客。


我独忧患馀,几为死生隔。


相逢忽眼明,照影俱头白。

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


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


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梦草堂边下榻时,隙驹四十五年驰。


东嘉太守真知己,西里先生共赋诗。


前辈风流元不远,故家文献未全衰。

两朝参预庆源长,愧我蒹葭玉树傍。


先世幸联龙虎榜,难兄复接鹭鹓行。


江东连帅迎前纛,浙左侯藩饯去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