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仙驭宾天久,衣冠出此游。
祗园金地古,汾水白云秋。
谒拜陪诸彦,跻攀展寸眸。

印何累累绶若若,只堪人看公何乐。


忽然捩柂开布帆,慰满平生一丘壑。


遂初筑堂今几时,年年说归真得归。

狂本类三闾,归仍慕二疏。


何由满人笑,但可遂吾初。


奕奕沙堤马,栖栖下泽车。

贫士善用短,屏居常自如。

出寻邻叟语,归读古人书。

过店亦沽酒,登山时跨驴。

诗瘦山如瘦,人遐室更遐。


荒林庾信宅,古木谢敷家。


医国君臣药,逃名子母瓜。

漫仕风中絮,归心水上鸥。


把茅新结屋,藜杖旧经丘。


花底春勾引,灯前夜校雠。

秋风吹别袂,客思在长安。


若得临觞醉,何须减瑟弹。


秉心凌竹柏,仗信越波澜。

为贫作漫仕,未必胜陆沈。


冠缨日羁縻,鬓发空侵寻。


昔为云出岫,今作鸟归林。

青山缭神京,佳气溢芳甸。

林亭去天咫,万状争自献。

年多嘉木合,春晚馀花殿。

莺之湖兮清且腴,溉我田畴兮舄卤为畬。
出有航兮食有鱼。
归欤归欤,我亲我娱。
园林足佳胜,钟鼓乐时康。
去天尺五韦杜,此日汉金张。
谁似主人好客,暂趁金华少暇,尊俎共徜徉。
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
明心坐断三千佛,谒帝行归十二楼。
洒落陶元亮,孤高管幼安。
葛巾逢酒漉,木榻借书看。
嘉树光风转,遥山积雪残。
旷志高云上,浮荣逝水东。
狂歌随楚老,力稼习豳风。
道盛宾长满,心清室屡空。
涉世齐诸妄,冥心近四禅。
有言皆象外,无物远尊前。
古帖临池拓,春酲枕石眠。
地萦淮水曲,门枕市桥头。
城郭烟花绕,山川紫翠浮。
开林通鹤径,架槛弄鱼钩。
投老书千卷,栖真屋数楹。
放形依鸟宿,仰面看云行。
雪棹谁乘兴,风瓢莫弄声。
江南二月春风吹,江边杨柳千万枝。
行人欲折不忍折,笼烟蘸雨垂绿丝。
王恭张绪不可见,困酣娇眼如欲啼。
有客叩我门,求题遂初卷。
卷中点点灿珠玑,黎侯惠泽光琬琰。
咄嗟蛮獠千百群,潜伏菅茅舞鳅鳣。
问康山。
重门窈窕深藏,曲巷回环。
正路转层台百折,堂开峰顶三楹,萧然掩关。
遂初堂。
先生解组归来,引客壶觞。
正夭矫盆梅作供,玲珑绮石堪携,微风送凉。
山中因访古,方外遂幽寻。
曲径缘回涧,高标出乱岑。
舍舟留北渚,借屐过东林。
我闻匡庐乃在星渚中,叠嶂层岩几万重。
香炉倒影三梁石,瀑布斜飞五老峰。
白鹿洞前瑶草拾,苍翠明霞隐朝日。
长卿四壁立,寥廓无赢馀。
子云英妙姿,有宅才一区。
东山文靖公,盛德压海隅。
近闻退直自承明,忽报扬镳出凤城。
未老已嫌金带重,暂归不著绣衣行。
故人尚作瀛州客,岁晚无忘魏阙情。
人生能得几相逢。
漫中夜,忆元龙。
白发调儿童。
昔遂初之显禄兮,遭闾阖之开通。
跖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官。
备列宿于钩陈兮,拥大常之枢极。
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抗疏动天颜。
丈夫那肯死牖下,馀子从教活草间。
有分珠厓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
沧海终成陆,灵椿会有秋。
百年真梦境,八表欲神游。
恶木除难尽,惊波逝不留。
良友看余几,今年报女亡。
江山有,风雨泣秋堂。
元气能无损,星文定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