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日暮风雨急,逆水舟难牵。


波波入杞国,悄悄谁忧天。


阗阗陂中雷,幂幂堤外烟。

行乐及佳时,官闲无所羁。


只知花正发,不共雨为期。


浅草碧无际,浓云冷四垂。

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凉。


森沈殿瓦碧,幂历井苔苍。


院静杉篁秀,人闲钟鼓长。

此身病起百无忧,敢为艰难一怨尤。


晓雾忽飞千嶂雨,西风已作十分秋。


近知地利其堪恃,早信人谋不自由。

济旱惟宸虑,为霖即上台。


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


纶阁飞丝度,龙渠激霤回。

浮云蔽高峰,台殿延晚色。


风声转谷豪,雨脚射山白。


东楼瞰虚明,龙甲排松柏。

行云浓淡日无辉,轻雨飘飘点客衣。


马上漫郎醒复醉,一杯容易送春归。

萧萧古道西风雨,惨惨黄昏匹马行。


未遇功名莫嗟叹,逢时更自忆平生。

万瓦凉声挫暑威,轻风斜湿看茸题。


禁沟花咽先闻溜,驰道沙平久未泥。


拂水有纹飞燕下,翻珠不定紫荷低。

客子联床处,君王跸驻时。


草留承辇色,树拱向阳枝。


入夜迷山径,逢人问路岐。

晴天不及往禅斋,细雨轻尘拂马来。


笑袒袈沙徐下座,莫须踏湿宝公鞋。

元旦未及春,东风意先苏。


风来继零雨,和润物皆濡。


助我新天子,沛泽弥九区。

浮云接地日无光,足力衰迟道路长。


都是小儿能疾走,这场风雨却谁当。

长安五月霖雨多,六月更急如翻河。


通宵到晚不得寐,茅屋欲破愁嵯峨。


揽衣当户未能出,却坐蓬窗听疏密。

骚人载酒泛潇湘,预约寒鸥立岸旁。


雨点斫蓬休作梗,浪声与枕始相忘。

浓云似墨滞行旌,点染春郊最有情。


话到桑麻风自古,灾余草木雨还生。


土龙不用胡僧咒,竹马偏喧徲子迎。

【其一】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沉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其二】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客子祈晴意未公,林间布谷劝春农。


雨师若有分风手,留取车轮一道通。

葛衣疏透雨珠闲,习习轻风宿暑阑。


白练半飞分木末,丹虹双绾擭云关。


笛声恰在桓伊步,饭颗初逢杜甫山。

十里红墙,树色阴浓,铜扉洞开。
见觚棱日炫,金银照耀,朱霞天半,避暑楼台。
忽起奇云,琉璃万顷,燕雀罘罳风动来。

闲居久惯西湖好,棹入西溪路转幽。


万顷秋阴压秋雪,一天凉雨洒轻舟。

寒鸦流水绕孤墙,访旧重来举叶堂。


祇共癯僧寻野饭,曾无秋菊荐寒香。

病起西山更有情,若为青眼慰劳生。


虽然不作伤心碧,一片萧疏画不成。

英气清愁总作尘,一盦同证法华因。


当年绝妙笺词手,应作山门接引人。

梅间有新得,归棹失众山。


疏林但一抹,三界沉空烟。


塔身未终隐,落落仍孤闲。

骑马何人冲白雨,乘舆有客看青山。


出城自谓身无事,冲雨看山未是闲。

虎踞龙蟠翠作堆,竹舆高下路萦回。


潮声万壑松风过,云气满楼山雨来。


梁武庙前芳草合,荆公墓下野花开。

梦想江南今日到,肩舆过处落花风。


行人五月金陵道,石竹花开白雨中。

夹道长松风聒聒,满沟乱石水泠泠。


断云衔雨溪南去,失却长山一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