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

三朝巍巍韩侍中,烂然彝鼎书元功。


西戎北狄问安否,九州万里涵春风。


子孙继踵皆将相,我犹及拜西枢公。

楚天风雪犯征裘,误拂京尘事远游。


谢墅人归应作咏,灞陵岸远尚回头。


云含江树看迷所,目逐归鸿送不休。

安坐一柱观,立遣十年劳。


玄圭于我厚,千里来江皋。


松风转蟹眼,乳花明兔毛。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南窗何似北窗凉,寄傲来风各有方。


千古光辉如昨日,一时收拾付新堂。


已惊盏里醅初绿,更觉篱边菊渐黄。

鼓角声中特地传,只今鼻孔已撩天。


不应常作裴休诺,掩口何妨也默然。

无极世缘如嚼蜡,人言当住夜摩天。


此郎久学无生忍,此事吾知否不然。

鹙子犹应昧此缘,室中那有久如天。


饶师掷过三千界,浮玉西津故俨然。

不应无手是无拳,且看毛端现四天。


似向吾家得消息,鼓山馀响尚轰然。

埋头尘土欲忘年,重过初禅第一天。


唯有儿童见河性,不将老面共苍然。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陆家兄弟苦西东,黄耳传书近已通。


共叹流年同转毂,各惊华发似飞蓬。


河冰夜合知霜劲,寒雾朝开见日红。

忽梦嵩峰下,同游失姓名。


山腰荒辇道,岩窦落泉声。


黑石文难辨,苍苔迹易成。

我作三吴短梦,小安近水茅茨。


解养能言鸭子,闲看似酒鹅儿。

满眼红妆迎笑,昔年游客经行。


忽得风前丽句,似闻蓬底波声。

韦郎无意剪白,次山亦漫为官。


要遣苕溪风雨,饱君笔下波澜。

水绕卧沙鸂鶒,浪翻擎雨芙蕖。


向晚柂楼独倚,共谁同看跳珠。

画舸一帆烟浪,薰风十里荷花。


更着千岩万壑,相随泛宅浮家。

秋风鼓舵乍移襄,矫首停云思渺茫。


忽有寸珠来汉浦,居然丛桂隐淮王。


诗中一字见隆准,枕上千金是异方。

高楼一望思漫漫,两地江山酒未残。


欲数对床俱梦境,向来携手是愁端。


诗成玉体君其爱,书到银钩且自宽。

当年馆阁重离群,渭北过逢正暮云。


髯鬓共惊俱长大,寒暄无处不殷勤。


人皆欲杀偏怜我,老更何求敢负君。

雪满空山不可行,怀人幽兴一时清。


高堂正隔黄泥港,短屐难移冷水坑。

寄来仙杖费追寻,满谷云霞太华深。
元气百年搏紫玉,故情千里重黄金。
关河迢递悬愁眼,宫阙森严负素心。
往还赓唱百馀篇,草草编联后或前。
语气有时凌夜月,辞源何啻泻春泉。
须知吏隐能遗俗,不独山溪解乐天。
簿领区区岂惬情,尘纷安得眼长青。
且希五柳先生醉,莫似清江使者灵。
临政每惭非善治,随时尤愧有劳形。
秀邑发丛萱,清阴泛新竹。
园林足幽思,扬扬曲池曲。
奚独念春归,爱此未炎燠。
黄花有鉴能品人,俗士往往遭眼白。
独怜寂寞陶长官,到死同盟不相释。
至今采采东篱诗,千载晶光犹陆离。
霅水论交今有谁,两翁华发映朝衣。
功名晼晚君流落,衰病栖迟我倦飞。
叔夜相思能肯顾,子猷乘兴却言归。
早付闲身老故乡,青松成径菊成行。
支颐独坐心遗念,坦腹高吟兴欲狂。
瓮下却应嗤毕卓,篱根遥想对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