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年年索尽梅花笑,疏影黄昏。


疏影黄昏,香满东风月一痕。



清诗冷落无人寄,雪艳冰魂。

富贵不须论,公应自有;且把新词祝公寿。


当年仙桂,父子同攀希有。


人言金殿上,他年又。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


明月临关,几阵西风落叶乾。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下却诸滩水渐平,舟行已远上饶城。


酒家便有江乡景,绿柳梢头挂玉瓶。

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


欲问闽天何处,明朝岭水南流。

行尽风林雪径,依然水馆山村。


却是春风有脚,今朝先到柴门。

行尽江湘万叠山,家山犹在有无间。


明朝渐喜登闽岭,涧水分流响佩环。

几月高堂阙问安,归涂不管上天难。


诵君两叠思亲句,也信从来取友端。

古岸绿蒲老,春帆逆水轻。


烹鲜聊以芼,溯险复兼程。


可用兹时乐,无将远道惊。

命驾皆千里,流觞复九回。


马嘶不出谷,鸟影屡横杯。


分水邻封客,双珠明月来。

君直不可见,见此长虹吐。


使其尚未死,年始七十五。


当时书此字,赠我老华甫。

我议颜别驾,风度修且闲。


近持五色笔,辉光动南蛮。


甘饮石井水,卧治鹅湖山。

行李逾江峤,风烟接武夷。


地灵嘉木秀,天阔暝云垂。


泉石日相乐,雪霜寒自迟。

岩洞嵌空凿翠崖,一泓云液贮琼瑰。


幽人须信耽泉石,茗饮相招特特来。

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


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吁嗟此岩太奇古,云牙石乳相拄撑。


碧泉中洞尽亦黯,青草倒垂冬尚生。


即令入海信谁遏,只怪出山云底清。

北风越南山木稀,关西宦子常念归。


远烟漠漠谷日瞑,前路回回冬烧微。


村舂水旋疾徐应,滩雁夜惊高下飞。

山水交闽越,东南古县闻。


一峰晴冒雪,雨水昼蒸云。


石井鹅湖倚,车盘鸟道分。

行行乌桕傍江湄,曾记当年共步时。


欲识九崖超拔处,盛年坚谢一官微。

掩乱溪云感我思,鹅湖山下雨来时。


九原一去无消息,何处逢人问介之。

郁孤台前双玉虹,一杯遥此酹英雄。


风云有恨古人老,天地无情流水东。


精卫飞沉沧海上,鹧鸪啼断晚山中。

怀玉山前似叶舟,卧看帆影晚悠悠。


云飞梨岭先南去,水汇鄱江倒北流。


烟堵白花迷晚蝶,风林碧叶应啼鸠。

准拟新凉共酒卮,溪山到处少清诗。


何年结社得如此,比日登楼已可知。


制邑且分莲幕去,鸣琴应负锦囊随。

茅山从此占西湖,须信高人德不孤。


临水未能忘汝颍,爱山还肯羡匡庐。


眼前孤劲竹尊者,世上浮名松大夫。

海内师门复几人,书来善诱意循循。


休论用舍与斯世,试较仙凡隔彼尘。


是道渊渊书自若,相传本本话常新。

铅湖鹅岫春风暖,放步拥书明远楼。


弹指两年同唱第,要知能赋古诗流。

科名进士重,仕宦宰邑难。


羡尔英妙姿,致身青云端。


牛刀初小试,遽尔涖剧繁。

高秋出郭门,名区访灵鹫。


径路既逶迤,林峦错如绣。


怪石竞瑰琦,奇峰自辐辏。

抱石寒泉涌帝青,净涵窟宅驻鲵鲸。
谁知润物功无尽,只见岩腰鉴样平。
松盖筠幢护石门,净居尘境此间分。
不须更觅南行路,已向高峰见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