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昔我仓皇来避寇,木叶已脱山容瘦。
玄乌罢飞白驹驰,丹桕一株又锦绣。
我心疾疢足更蹇,照眼秋光泪盈袖。
二曜走堂堂,群动趋扰扰。
萌卵迄归根,纷纭角智巧。
瑶池葬王母,仙姿亦枯槁。
劫火狂烧天柱毁,玉石同时荡如洗。
方寸牙章坚乃尔,神呵鬼护独留此。
上有孤忠名与氏,堂堂督师辅臣史。
太行之山出关东,蜿蜒千里翔飞鸿。
高拱神霄卫琼宫,罗列万朵青芙蓉。
下临九陌佳气通,云蒸霞变烟峦丛。
大星当空芒角生,誓扫欃枪屠鲵鲸。
南渡诗人鸣不平,醉梦苦复思两京。
年逾六百值今日,忧时感事犹此情。
吴通上国始屈巫,楚败柏举由申胥。
两皆复仇非为国,坐令庙社成丘墟。
苎萝山下卖新女,大道宫台教歌舞。
潇湘云梦山水清,人杰地灵公诞生。
幼习诗书趋庭训,沈潜经史掇科名。
帝为苍生选廉敏,不重词臣重令尹。
吾家珠湖两太史,名誉烜赫传神州。
棣华竞爽重文苑,如椽健笔今枚邹。
微云快婿我执友,怡然相见京华秋。
帝车之尾瑶光星,降为神草蒙茸生。
秋来结子大如豆,熟者深红生者青。
背阳向阴椵树林,三丫五叶何菁菁。
钱塘江头舟夜泊,涛声欲卷秋云落。
江寒风系不成梦,推篷看月罗衣薄。
榜人夜起说潮生,十担行装一叶轻。
人归地底鹤冲天,穹碑屃赑焦山巅。
上皇山樵弄神笔,银钩铁画常蜿蜒。
果然奇物天亦忌,丰隆肆虐山无权。
十年游迹半海内,山高泽大目匪夷。
未知涨海以外更何物,梦飞不到身亲之。
君也岂浪游,吾宁为饥驱。
男儿三十须通侯,三公王俭犹黑头。
车中乃可无七尺,车前岂可乏八驺。
误人最是毛锥子,坐令郁郁久居此。
连峰插天互相属,仄径苍苍但烟雾。
折坂盘云伛偻上,后人顶接前人足。
丈夫七尺身昂藏,酒酣耳热神飞扬。
脱帽露顶所不禁,吴侬入楚皆同乡。
座中在癖杜元恺,胸罗武库壁垒张。
年来买得宅一区,十亩不足五亩余,风廊水槛交萦纡。
莳花种竹非自娱,岁时往往扶篮舆。
中间古桂凡七株,百年外物无生枯。
沧师子定窣堵波,并此菩萨称峨峨。
七十三尺躯不矬,层桄杰阁俯委蛇。
横睇三晋并两河,仿佛匆岭来蓬婆。
我闻罗浮两山称最奇,往往风雨为合离。
曾传浮海两成一,铁桥万丈中联之。
奇峰四百三十二,芙蓉朵朵青纷披。
铜雀台瓦良研田,此瓦乃在铜雀先。
色青而紫厚以寸,池窊半月潴松烟。
磨墨如暗欲雨润,瑟瑟缀若明珠悬。
永和九年春禊罢,临河一序矜初写。
真迹鼠茧閟幽宫,模本欧虞各腾驾。
古德慈悲惧散逸,妙腕玲珑运神化。
通经应童科,诗书尤所长。
生儿有如此,族党真有光。
五车举舌端,观者绕回廊。
丹青得名曹将军,画马已来无复人。
诸生韩干受肉法,绝足亦传沙苑真。
儒林望郎李公麟,曹韩复生能与邻。
徐州文壤基崇坛,老蔡径尺刳心肝。
铜盘照夜血光碧,上有惨澹双镆干。
请君载书许君死,彻器未竟盟已寒。
若木无停阴,积石无还流。
葵藿变旦莫,蟪蛄疑春秋。
寸晷轻尺璧,神功宁九州。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
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
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
可是云间陆士衡,曩与吾友曾齐名。
贤书特达凌东京,光观上国闻韶英。
出宰不合迁庐陵,西之玉垒为文星。
昔来阳未复,倏忽今大壮。
颇复怀兹游,山山日环乡。
雪多春较涩,寒力花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