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客戒明发,朋故来攀留。


岩潭窈叵测,险径增离忧。


曰余负幽僻,诵古歆远游。

阅图访名奇,久钦苏门山。


危峰罗县牖,积石喷鸣泉。


情吟激卫女,嘉遁招古贤。

浮海伤固穷,逾河叹诚迈。


濯缨万里流,高视九州外。


功成奔运徂,气至流飙代。

鲁连蹈东海,介子逃西山。


方舟信超越,岩径安可攀。


扬烈犹靡惩,置金徒嗟叹。

明星欲落开县城,千峰万峰初雪晴。


源泉乱石涓涓溢,削壁孤云袅袅生。


估客深穿猛虎窟,樵夫习傍翠岩行。

庞公真汉陇,孟子复唐诗。


旧宅新秋叶,孤坟千载遗。


泉袅石穴细,葛倚松门垂。

窗灯欲灭夜愁生,萤火飞来促织鸣。


宿客几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边声。

江亭感秋至,兰径悲露泫。


粳稻秀晚川,杉松郁晴巘。


嗟予有林壑,兹夕念原衍。

舣舟悬砭入苍扉,满地秋云冷湿衣。


万古石门扃不合,半空瀑布雪常飞。


猿收松子和烟落,鹤伴琴童带月归。

门山之公署,旧有三老堂。
盖正寝之西,故厅之东,连甍而稍庳,今以之馆宾者也。
予到半年,葺而新之。

两岸天门辟,高崖不可攀。


相看如对语,并立迥临关。


吴楚地交错,帆樯日往还。

维舟访嘉隐,凌崄跻峻巅。


远水浮白日,叠岭霾苍烟。


庞公去已久,讵识躬耕田。

烟树连天远,渔樵两地分。


仙舟沧海路,僧锡石桥云。


落日人行少,空村犬吠闻。

路入南门晓看山,金钟石下转松关。


溪深恶木多蒙密,却采芹花日暮还。

胜事良辰多偶然,苏门萝月客心悬。


忽惊枕上来风雨,疑是空山听百泉。

好山同一赏,行坐有莓苔。


潭上幽花照,樽前白鸟来。


放歌风振木,起舞月临台。

惟天莽苍苍,乃立此门阙。


山本如城高,剖凿中断裂。


两峰竞秀倚,千古势相戛。

上到山头十八盘,贪高不计足心酸。


年来学力荒唐甚,羞向升云顶上看。

涉世乏远略,夙尚多奇秉。
会息车马喧,即践烟霞境。
习坎穷真源,兼山止绝顶。
云门山房何所指,知尔不忘桑梓意。
山在城南百里间,沃衍膏腴宜树艺。
中有一村俱姓曹,列戟高门是乡里。
相国传来几世孙,山堂随处见云门。
侯家画戟固无有,旧物青毡俱尚存。
清誉在人瑚琏器,高情终日凤凰群。
混沌未凿元气闭,帝遣斫开双阙丽。
一抽键钥不复扃,仿佛闾阖当云际。
岷波如丝来自西,狂飙忽驾滔天势。
热官何似冷官尊,讲席横经圣道存。
春雨蛙鸣闻鼓吹,晚潮鱼上富盘飧。
亭松滳翠笼书榻,池藻吹香度戟门。
石壁脱扃钥,倚空双观台。
江流关不住,阊阖豁然开。
云表群仙望,舟中独客回。
我行殷墟鄘卫间,访古一望苏门山。
濯缨思向百泉上,悲风落日流潺湲。
苏门先生久韬耀,土窟隐居睨嵩少。
老去人事多,所乐在襟带。
向来济胜具,浪掷悔无赖。
东里山水平,当门此其最。
轻舟幸借东风便,帆挂危樯掣惊电。
万群白马度天门,谁道澄江静如练。
看山坐石闲挥麈,结伴穿林复抱琴。
珍重故人千里意,却从天外觅知音。
见说千寻锁,横江断舳舻。
升平当此日,外户总通衢。
天阍谁道远,江上却名山。
多少朝天者,时从此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