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金铺一闭几春风,咫尺心知万里同。


麝枕何曾禳梦恶,玉壶空解贮啼红。


画愁延寿丹青误,赋欠相如笔墨工。

招魂定情,洛神清思。
覃曩日之敷陈,尽古来之妍媚。
矧今日之逢逆,还前世之灵异。

嗟夫,卞赏珍于连城,孙别骏于千里。
彼珍骏以贻爱,此陋容其敢拟。
丁旷代之渥惠,遭谬眷于君子。

见五渎之东写,睹六水之南驰,挥灵海之委输,孰石穴之永归。


若乃长山款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冈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
既陟麓而践坂,遂升降于山畔。

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


眷言怀君子,沉痛结中肠。

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晓月。
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
浮云褰兮收泛滟,明舒照兮殊皎洁。

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
明旦,得《洞经》,所载罗浮山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
正与梦中意相会,遂感而作罗浮山赋。

于天唯舍唯甩。
其见也则如游龙,其潜也则如隐凤。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读遍元诗与白诗,一生少傅重微之。


再三不晓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

苍璧新煎第二泉,博山深炷古龙涎。


草玄顾我非杨子,能赋如公是仲宣。


诗社自甘编下户,醉乡何苦不开边。

解组无多日,归哉喜欲狂。


临风成邂逅,载月下沧浪。


酌酒传清影,鸣桡击素光。

舞雩新雨浃公田,水满东溪上下天。


行径乍迂初见笋,浮舟正好未生莲。


弦收裂帛胡琴阕,袖结清风楚舞妍。

年华风柳共飘潇,酒醒天涯问六朝。


猛忆玉人明月下,悄无人处学吹箫。

起瞻东震气逾苍,盛会难逢更尽觞。


冯翼愿同周士吉,股肱惟藉舜臣良。


晨趋剑佩炉烟上,昼接威颜黼座傍。

古松寒柏对青苍,地主高情劝累觞。


圣世凤麟争睹瑞,昆冈玙璧总称良。


门临玉涧来天上,树拥金堤近席傍。

宫城佳气郁苍苍,八座华裾照羽觞。


夏室讴歌欢有子,虞廷入拜伫惟良。


筵开玉署蓬瀛里,地切金茎雨露傍。

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衿袖三春隔,江山千里长。


寸心无远近,边地有风霜。

笔端有口古来稀,妙悟奚烦用力追。


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


后山格律非穷苦,白傅风流造坦夷。

帘影生凉绣户东。
花边小立乍相逢。
玉人去后易秋风。

避地云山绕寺青,诸君还拟草玄亭。


论文海内皆兄弟,玩世尊前混醉醒。


一笑功名如梦鹿,百年踪迹本浮萍。

仲也才高更苦心,可堪孟浪剧雄沉。


沧溟光采浮天阔,泰华根株拔地深。


直道河汾徒自屈,穷居东野竟悲吟。

名山杖笠未由同,片札能飞碣石宫。


赵地客卿双白璧,江陵茅屋几秋风。


书成颇忆青毡客,榻坐谁如皂帽翁。

世尊原是丈人行,一揖初参礼亦当。
真谤错寻山是鹫,幻身莫弃乘为羊。
笑他四体常投地,枉却三天日炷香。
南来锡影白云孤,一叶原同七叶符。
执着分南自分北,圆通非有亦非无。
登坛共笑依双树,护法休教守一株。
刀俎遗馀生久残,漫劳诸子摘琅玕。
春风沙碛惊新至,腊月盘冰好共餐。
万里乡关三岁梦,七觔布衲五更寒。
塞外高松青百尺,凄风吹雨半天声。
共经万死知生重,却羡孤身似叶轻。
东海只今馀大老,西山不愧是难兄。
尝同徐勉构东田,花竹成阴雨后天。
为爱宪台宽白简,得随相府赏红莲。
清樽屡釂吟情逸,红袖频翻舞态妍。
芸阁登儒拜黼衣,凤凰来泊凤凰枝。
待教黄阁调元去,暂对青藜下烛时。
身到三山真得路,君留群玉几题诗。
玉海书来喜欲狂,餐霞食瀣齿牙香。
固应宗派名江右,底用宫袍入建章。
今代欧黄真有种,向来沈鲍肯同行。
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它杨僭等夷。
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
天方欲治将焉往,用不崇朝尚窃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