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生不识柏梁建章之宫殿,安得峨冠侍游宴。
又不及身在荥阳京索间,擐甲横戈夜酣战。


胸中迫隘思远游,溯江来倚岷山楼。

雪满空山晓会琴,耸肩驴背自长路。


乾坤千古兴亡迹,公是公非总陆沉。

寒雪朝来战朔风,万山开遍玉芙蓉。


酒深尚觉冰生脚,何事溪桥有客。

大面峰头六月寒,神灯收罢晓云班。


浮空忽涌三银阙,云是西天雪岭山。

累块苍然是九州,大千起灭更悠悠。


雪光正照天西角,日影长浮雨上头。


峰顶何曾知六月,尘间想已别三秋。

诗曰: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离乱雪山隔,艰难蜀信通。


道人能缩地,移取向江东。

巧历推修短,前知定吉凶。


吾为立标榜,唤做小淳风。

东山日夜笔蒙鸿,晓色弥天万丈红。


明月夜来飞出海,金光射透碧霄空。

当时悉达悟空晴,发轸初来燕子城。


北至大河三月数,西临积雪半年程。


不能隐地回风坐,却使弥天遂日行。

饶州磁缸莹不瑕,将乐块石霜

凉公驱卒入蔡州,白旄寒压银兜鍪。
有孙不写云台色,却写吾家王子猷。


去年夜半燕中曙,天花散入临淮署。

怡步向中庭,积雪何皑皑。


战日愈自坚,依飙渐成堆。


虽靡化人术,倏忽三峰开。

谁谓咫尺势,宛如观九疑。


狂风吹白雪,片片落天池。


云气绕半壁,烟光昏四维。

谁斗寒姿,正青素、乍试轻盈。
飞云溜屧,朔风回舞流霙。
羞拟临波步弱,任长空奔电,恣汝纵横。

云暗峰疑断,林长路稍迷。


庭隅时卧鹿,旁舍远听鸡。


隐几添樵火,应门倚杖藜。

一白溪山六幅中,其间雪意与云容。


君应记得飞仙下,飙驭亭前此数峰。

周生雪山世稀见,远水近水一疋练。
玉崖嵚崟插湖脚,粉笔徐移扫高阁。


琼枝铁柯两迥亚,龙鳞犀甲歘参错。

雪山高哉峞乎岌兮吾不知,几千万仞但见云峰之崔巍。


岩冰陵竞缟壑,荧石皛皬而崒嵂兮,悬猱不得度,飞乌何由回。


大峰如老翁,冕佩凌紫埃。

朔风何处雪,径度江南山。


半出青天外,犹临庭户间。


崔嵬海潮涌,泱漭暮云还。

阴崖冻雪霾乱石,谁其画者李唐笔。
万仞寒山挂崒嵂,恍见当时大斧劈。


何人布裘裹竹笠,款段婆娑入高壁。

错落双龙剑,寒芒凌素秋。


紫气烛丰城,射彼斗与牛。


一朝遇司空,发函佩吴钩。

画戟清香上紫云,西园明月坐絪缊。


三年桂树尊前别,一夜梅花笛里闻。


白雪斋中人渐老,黄金台上客成群。

梵刹斜阳里,孤舟系水濆。


竹林幽把袂,兰若净论文。


古碣横苍霭,疏钟出乱云。

连朝积雪满亭台,一篑功成陋土堆。


银壁有痕缘削出,玉峰无翅解飞来。


趁晴更把双狮塑,傍晚犹疑独鹤回。

寥寥劫外绝知音,流水高山韵独深。


半面娆娥君自委,多情不欲尽披襟。

岁晚天空旭日晴,雪山当面始分明。


登临到我元无约,风景于人似有情。


楼阁欲从千里见,云烟谁借一朝清。

野桥路迷雪初集,行旅萧萧骑行急。


北风吹面须髯寒,茸帽驼裘半沾湿。


木皮石角冰粼粼,十步九却何苦辛。

钓船闲倚落星湾,飞瀑高悬紫翠间。


风雨不来云气净,绝胜湖里看庐山。

急雪冥冥至,玄云黯黯垂。


青山亦白发,莫怪鬓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