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


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坏山。


江潮默应鳗岫溢,铁锁自脱梅梁还。

云昏失南山,雷过撼北户。


天其哀此民,畀以三日雨。


未言高下足,十已得四五。

雨声聒耳不停点,云气冒山殊未开。

敢恨终年惟短褐,但惊十月有奔雷。

牵萝且复补茆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暗空雾雨无时已,卷地风雷却是晴。


九十老翁更事久,寄言儿女不须惊。

羁游那复恨,奇观有南溟。


浪蹴半空白,天浮无尽青。


吐吞交日月,澒洞战雷霆。

今晨忽雷雨,天地又发春。


草木閟红绿,生意察已欣。


蛰虫且徐动,馀寒未全仁。

半夜一濯雨,断梦失炎蒸。


汗甑不复鼓,蚊雷为之停。


逡巡万窍号,破窗风如倾。

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


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茧立。

骄阳煽馀威,热恼若昏醉。


邀凉卧虚棂,顿觉景象异。


乾坤若黟漆,相对不相视。

薄有盐醯胹竹孙,夜寒城郭似荒村。


远更已觉逾三鼓,独酌无聊罄一樽。


此道粗闻元自少,众人欲杀幸犹存。

彻夜无眠直到明,拟春晴又不春晴。


酒材劣致平原督,花事愁闻望帝声。


病体惯经寒热证,倦途浑忘短长程。

恶风夜汹疾雷频,稍卧还兴起倒身。


政复花时如此雨,谁知我辈本无春。


破衣垢腻疮饶痒,短被斜攲脚倦伸。

倦眠书砚付埃氛,烟尽当窗一篆云。


黠鼠谁令如鬼物,痴猫吾欲与弹文。


雨馀自揣薪槱绝,客里尤怜仆厮勤。

甲申春仲夜廿六,怪事可无诗史书。


星斗横陈九霄上,风雷鼎沸一更馀。


雹声击瓦疑皆碎,电影穿帷恍似虚。

郁郁重云挟海铺,惊风不断蹙跳珠。


横空尽化鱼龙气,咫尺堆成滟滪图。


心事百年劳洗涤,乾坤何处有焦枯。

黑云压山雨如镞,霹雳火光龙起陆。


四壁淋漓风撼屋,一窗寒灯卧空谷。


龙乎龙乎盍归来,先生床湿生青苔。

万壑惊雷起,千峰鸣雨过。


稍看风濑减,更觉夏云多。


虹饮垂青涧,猿行挂碧萝。

午夜一声雷,急雨如飞雹。
枝上残红半点无,密叶都成幄。


苦恨簿书尘,刚把闲身缚。

万花尽坼。
过廿四番风,绿遍山色。
夜雨作寒,遥想刺桐披拂。

尉氏陈留雷雨深,大梁犹系望霓心。


当阶蝼蚁亦愁思,对面班鸠空好音。


河朔楼台安避暑,塞垣金鼓助沾襟。

霁月出还没,骄雷东复西。


千门萤火动,六月候虫啼。


共是天涯客,能忘雨后题。

王褒真畏友,孟浩复多才。


下马云徐暮,开尊雨骤来。


疾雷当户落,惊电触檐回。

寂寞荒居草木深,商歌犹足玩愁霖。


仰头笑问丰隆苦,亦未妨人倚柱吟。

龙战于野血玄黄,孟冬之月本无阳。


老阴窃位恣翱翔,纷纷雨雹挟风狂。


天在山中迷四方,山下有雷似触羊。

清香一瓣乞晴回,准拟阳光万里开。


风伯未吹云阵破,雷公又唤雨声来。


补天石烂畴能鍊,陷泞车深不易推。

花甲人间亦易回,吾兄怀抱几时开。


云师暂引秋帆去,风伯还将暮雨来。


社酒香消荷叶冷,楚歌声起竹枝哀。

白日轻雷迥,风林当昼吹。


二仪消炎伏,一雨到云涯。


水色光虚滉,烟堂花暮思。

天公恶作剧,翻手变炎凉。


海运三山动,江高数尺彊。


震雷惊失匕,漏雨苦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