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

吾家青萍剑,操割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岐路间。

局居厌纷丛,荡志寻岖嵚。


拂衣出城隅,杖策循湖阴。


何年彼真仙,遗宫寄幽岑。

夜静绝梵呗,地幽宿岚阴。


警鹘振栖羽,飞泉来远音。


因探作者咏,时搅故人心。

天台之高高万丈,不尽千峰万峰入。
天上天上蔽三光,下与五岳而争长。


中有哲人神所降,岳伯高节与之抗。

雁荡天台天上境,吾将因之观无何。


凭即为报霞山老,我若来时取路过。

忆住庐峰寺,因人每著忙。


十年情已淡,千指计偏长。


竹影移新月,松声到夜床。

开门见白鹤,独立门前松。


敛翮能无忆,凝眸虚所从。


夜泉添过雨,新月起高峰。

频年无俗梦,始觉住山深。


月落猿啼雾,烟销鸟在林。


半开青竹牖,一畅白云吟。

老去住山好,山深逸事兼。


懒眠青竹簟,横睇白云檐。


茶气胜春酿,香烟透夜帘。

生长蓬蒿性,居山不怕穷。


柴门开向日,石磴步乘风。


望远高为室,谋生蚤种桐。

连年频舌病,今夏喜身强。


六十又过二,山林多夕阳。


雨来云脚白,泉落夜风长。

万事不须计,千差只目前。


无人长自默,有月不成眠。


山峻星辰近,溪连草木鲜。

乞食叩门出,携锄候雨晴。


啼林山鸟悦,过竹晓风清。


入涧知云重,分畦到月生。

启户竟何之,行行空自知。


三休林下径,独照岛边池。


日落云根透,风摇竹影移。

敛想成虚咎,抬眸见佛灯。


钟声随叶落,日色照江澄。


牧竖歌方出,林僧归未曾。

久住如初到,春山雨过时。


重云笼瘦石,枯树吐新枝。


水满河梁没,虫藏野鸟饥。

日落千峰失,蝉声远树微。


月光先见水,山气静侵衣。


绝顶重泉下,遥空一鹤飞。

避喧甘猛虎,杜语诚有味。


况此古城游,尽迥尽无畏。


扪萝鱼贯登,荦确入荒蔚。

春来不道梅花好,古观荒林并晚晴。


一一枝间见生意,重重影外落寒声。


酒因人胜舒徐饮,诗待客吟萧散成。

有酒勿惮饮,触事醉则休。


风物既闲美,何为不来游。


斜川眇千载,渊明岂常流。

钟声殷空山,灯影照只字。


区中无妙心,天外有能事。


消长以隆替,昏旦而寤寐。

抚我百醉诗,把此一杯酒。


水南撼霜飙,山月复在牖。


禅家话三三,伯主约九九。

灯影山窗淡,杯寒道院深。


世尘心力弱,时俗鬓毛侵。


烟莽开幽径,霜枝堕远林。

道家山顶中秋月,照我溪南野外心。


莫把萧闲作儿戏,为君清泛酒杯深。

江上龙宫锁寂寥。
重崖高百尺、倚层霄。
空传仙草在山椒。

多君驻白足,结宇向丹霞。
依树珠林矗,缘藤石径斜。
闲摇下山策,方值泛源花。
岁阑何地看梅花,霜日新晴晚更嘉。
古观去寻寒士屋,山园来近旧人家。
香传细密闻仍久,影倒高深落又斜。
不待梅梢三两花,任他酒薄漫殽嘉。
恍然灵运穿林屐,妙矣王维入画家。
静听喔咿鸡唱晓,明分疏落雁行斜。
霞山书院醉焚香,细雨轻阴见海棠。
春动旧怀杯酒后,晚吹新恨笛声长。
或红或白花饶笑,为整为斜草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