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大道本一致,无问寂与喧。


每有希夷时,不见耳目偏。


逝水喜东流,浮云忘故山。

士生三代后,干名本其情。


所叹少可知,科版猎空名。


二者齐亡之,何以为此生。

昔者病斯世,庸人常扰之。


百物安大化,甚似垂裳时。


衮衮元化中,吾生托于兹。

卜商有遗言,学而优则仕。


学既非为人,仕复宁为己。


有玉求贾沽,无道榖亦耻。

然烛能为月,摇翣能为风。


手有造化能,身在造化中。


顺时以道用,天人乃相通。

安世至此日,世纷亦已经。


庄周不畏烦,为人校亏成。


五岳屹常居,四序乃迁更。

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


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


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

长愧先师言,忧贫不忧道。


劳辛救寒饥,容体易枯老。


自从强年来,颇不患衰槁。

世事不可极,遇酒意自开。


宽然处百年,亦有几好怀。


吾驾无回辕,何适亦何乖。

客来相话言,言多非与是。


问我谁适从,我不识誉毁。


幸客来相过,惟能默饮尔。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


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

明时耻韫玉,抱策下丘山。


所献几何许,腐义数千言。


有司缪甄录,一出逾十年。

皇天倾,后地颓,王降庶兮汉祚衰。
王作黄泉兮誓相随,王死胡用吾身随。

江国春归夏云孟,十日五日风雨横。
具区摆阖浪如山,吴儿善泅并敢榜。


今朝气候昨不同,湖头无雨兼无风。

苍山际碧霄,绿树及山腰。


青霭照残日,白云萦丽谯。


偶然成胜赏,长啸隔尘嚣。

杨梅溪上柳初黄,荆竹冈头日正长。


独木小舟轻似纸,一尊促席稳于床。


树从坡去无人识,水出山来带药香。

居今行古任定祖,底事迁延亦未归。


我坐力田伤地脉,君缘搜句漏天机。


故都回首三寒食,新岁经心两湿衣。

煌煌南极星,粲粲北维斗。


禀龄瑞明时,运柄燮万有。


降神非寻常,希世曾一偶。

五月峡中天气歊,竹筒引水那能浇。


江濆龙老卧未起,崖石不枯珠自跳。


草草杯盘对君酌,灯前疑是檐花落。

不愁地辟车马稀,自喜兄弟俱好奇。


阿连举觞劝我酒,阿买研墨书翁诗。


长泛郑生船百斛,日赋邺侯三四幅。

我似杨雄贫嗜酒,笔作耕犁纸为亩。


辛勤耕植三十年,往往糟醨罕濡口。


今年九日瓮盎空,谁馔先生荷诸友。

旱久井垂涸,汲多泉更浑。


浚教泥净尽,何患不逢原。

可正宜频览,无尘亦自磨。


少陵今老矣,功业欲如何。

既晚开何益,采之聊泛觞。


书生自头白,奚用泣馨香。

还舍八十日,三逢明月圆。


停杯试一问,归去定何年。

花木正憔悴,秋阳那更骄。


驱童绠深井,聊助化工浇。

山中久不雨,汲水欲何从。


一夜井泉达,灵鳗恐是龙。

园小日思涉,山高时欲登。


老来疲脚力,兴至策枯藤。

秋日更可畏,所宜惟暴书。


反身还自笑,均是蠹书鱼。

光景老尤惜,忍销枰弈间。


娱宾欠丝竹,一局战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