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太上虚皇出灵篇,黄庭真人舞胎仙。


髯耆两卿相后前,丱妙夹侍清且妍。



十有二神服锐坚,巍巍堂堂人中天。

琅函绛简蕊珠篇,寸田尺宅可蕲仙。
高真接手玉宸前,女丁来谒粲六妍。


金籥闭欲形完坚,万物荡尽正秋天。

病卧江干须带雪,老捻书卷眼生烟。


贫如陶令仍耽酒,穷似湘累不问天。


令弟近应怜废学,大兄昔许叩延年。

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
夜视片月堕我前,黑氛剥尽朝日妍。


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

不悟身边一斗红,圣贤随世亦时中。


何人知有中书巧,缚送能书陈孟公。

辙之不肖,何足以求交于鲁直;然家兄子瞻与鲁直往还甚久,辙与鲁直舅氏公择相知不疏,读君之文,诵其诗,愿一见者久矣。
性拙且懒,终不能奉咫尺之书致殷勤于左右,乃使鲁直以书先之,其为愧恨可量也!


自废弃以来,颓然自放,顽鄙愈甚,见者往往嗤笑,而鲁直犹有以取之。
观鲁直之书,所以见爱者,与辙之爱鲁直无异也。

橘柚生南国,幽林日葱茜。


上有嘉禽鸣,五色被馀绚。


彼美发华英,厥包待秋荐。

子知公莹,在廛中聘。
意猿心不肯收,论荣华命。


齿存真性,处清中静。

羲之称书圣,诸体无不有。


齐梁作者无,李唐推颜柳。


惜哉世已远,赝者十之九。

茫茫诵灵文,谁为抉久瞽。


不能辨三一,岂复更知五。


方迷得真指,忽悟有奇睹。

乔松落涧节轮囷,诗书万卷终经纶,日华隔雾光难晨。


公独知其堕凡尘,何当一为问大钧。

明年天使九街驰,御茗名薰宣玉词,更敕仪鸾饷寿卮。


我有新曲名紫芝,会当献之凤凰池。

向也何幸识仙翁,玉栗春明盛德容,又常一再见阿戎。


神情颖异机生锋,公家流庆无终穷。

汉列土宇封同姓,唐擢宗英持国柄,我宋膺图临海镜。


参天杞梓仙源盛,萧敷艾荣何足订。

莫辞金盏十分斟,迩日星郎宠数深,庭前桂子更鲜新。


鳌头早晚贴涂金,公亦绿殿峨华簪。

太史告春才五日,东风昨夜传消息,斗边一星下南极。


饰以貂蝉扶社稷,更昌斯文开民则。

去年曾说冬菹绿,今年蓼甲春盘簇,彩花金胜相辉属。


五色班衣佩苍玉,先奉庭帏千岁祝。

游丝掖户对悠然,犹似钤山静卧年。


雅性好文兼好士,修龄非药又非仙。


夜调羽檄消多垒,昼接龙光切九天。

虚檐涌月垂小窗,屋外有山流涧江。


夜气少定百念降,膝席引手挑油缸。


静取黄庭诵琅琅,炉烟喷结柏子香。

与君有前期,共为名山乐。


十宿太上家,百骸失尘缚。


夜半瞻星辰,离离半空阁。

市人欢呼赏元夕,羁人掩关玩周易。
易中具足光明灯,一灯散作千百亿。
粤从上元甲子到于今,经几上元此灯炯炯如一日。
太息衰年七十强,经旬留宿赞公房。
上堂也趁阇黎饭,入阁仍分般若汤。
华渚虹霓生雨气,法筵龙象识天香。
隐几读黄庭,芭蕉滴露清。
一帘秋月色,四壁夜蛩声。
渐觉道心重,能令世虑轻。
玉帛充庭会百僚,衣冠陪位集三朝。
乌台凛凛融层雪,龙阙苍苍丽九霄。
入面酒和春意动,插头花暖曙光摇。
雪楼之中有至人,手持一卷《黄庭经》。
闲居无事心太平,审能行之可长生。
鼠须吐英玉螭蟠,山阴书仙脱尘凡。
金粉为书重莫过,黄庭旧许右军多。
请看今日酬恩德,何似当年为爱鹅。
闲阁焚香诵玉编,暗将庸智比前贤。
谁知性外元无道,始悟身中别有天。
金简易书消永昼,琼丹难得慰残年。
墨花四照云生壁,玉版笺凝冰雪色。
一粒丹砂九转成,抽毫直接神仙迹。
宣和题字何足疑,世有识者当心知。
来仙阁上道生成,芝满丹田郁郁青。
不为换鹅为物役,焚香闲自写黄庭。
升平无象亦无名,翼翼巍巍拱玉宸。
流泽自周人自乐,普天同入万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