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清浅风流圣得知,黄昏归鹤月来时。


岭头更有高寒处,却是江南第一枝。

黄梅时节春萧索,越罗香润吴纱薄。
丝雨日昽明,柳梢红未晴。


多愁多病后,不识曾中酒。

晓烟溪畔。
曾记东风面。
化工更与重裁剪。

霜天残腊。
绽缃梅满树,半开微合。
懒斗春园,小白长红,只爱新兴蜜蜡。

枝上叶儿未展。
已有坠红千片。
春意怎生防,怎不怨。

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


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

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


道人不好色,行处若为香。

黄里含真意,春容带薄寒。


欲知谁称面,遍插一枝看。

冉冉梢头绿,婷婷花下人。


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旧鬓千丝白,新梅百叶黄。


留花如有待,迷国更须香。

异色深宜晚,生香故触人。


不施千点白,别作一家春。

花里重重叶,钗头点点黄。


只应报春信,故作著人香。

江左诸徐不乏贤,菰城接武迪功先。


还惊天上麒麟骨,载睹洲前鹦鹉篇。


拙似君苗思毁砚,老逢钟子重留弦。

屈指归田事事真,可从时态怨沉沦。


天留岁月私黄卷,我自春秋得素臣。


若下但宽赊酒处,沃洲何待卖山人。

怜君落魄走词坛,白帢青鞋紫箨冠。


探得骊珠谁比价,握将牛耳不论官。


流言似与湖山会,失意翻骄天地宽。

才脱青衫便自由,五湖烟雨足渔舟。


居然只字归风雅,别与微权傲胜流。


有酒可无桃叶妓,移家须傍藕花洲。

封疆多难正经纶,台阁如何不用君。


江上又劳为小邑,箧中徒自有雄文。


书生胆气人谁信,远俗歌谣主不闻。

庾岭开时媚雪霜,梁园春色占中央。


未容莺过毛先类,已觉蜂归蜡有香。


弄月似浮金屑水,飘风如舞曲尘场。

春前数点。
向水边林下,孤影凌乱。
圆磬开时,一抹檀心,明霞晕去还浅。

佛祖不识山中主,良材可惜遭斤斧。


肩担明月过前峰,一时忘却曹溪语。

花神戏法,向园林剪彩,点缀残腊。
磐口玲珑,荷盖团圞,仿佛香生金鸭。
前身本是江妃种,催妆早、先来一霎。

路入黄梅静晓闻,松风随地拂禅云。


秋声半老人间世,天籁长归物外群。

照眼非梅亦非菊,千叶繁英刻琮玉。


色含天苑鹅儿黄,影蘸瀛波鸭头绿。


日烘喜气光烛须,雨洗道装鲜映肉。

菊以黄为正,梅惟白最佳。


徒劳染千叶,不似雪中花。

南晋今黄梅,东禅旧青莲。


曹溪竟何许,龙朔知几年。


我闻二祖师,属袂兹褊褼。

笛声吹起南湖水,散作奇葩满园里。
被春收入玉照堂,不逐馀芳弄红紫。


一春开霁能几时,江梅正多人来稀。

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
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
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

亭子红罗堂玉照,美人倚竹娟娟笑。
别后西湖客渐疏,梦中庾岭人同调。


天生丽质冠众芳,香名传遍翰墨场。

化工未幻酴醾菊,先放缃梅伴群玉。


幽姿着意慕铅黄,正色何心轻萼绿。


妆成自浅风味深,对此宁辞食无肉。

不独看花懒,吟诗味亦忘。


此花谁可赋,顾曲有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