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


岂知玉殿生三秀,讵有铜池出五云。


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


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


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

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


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边。

西岩泉落水容宽,灵物蜿蜒黑处蟠。


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清光此夜中,万古望应同。


当野山沈雾,低城树有风。


花宫纷共邃,水府皓相空。

池方一寻深寸许,泉脉涓涓萦砌台。


闻道旱天能作雨,定应变化自何来。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我闻贵竹罗施异西极,两山夹陂深莫测。
神物蜿蜒走其上,顷刻下降房星赤。


蜀王内厩五千匹,云锦丛中逞颜色。

从来绝技似屠龙,莫倚神奇阿堵中。


但得直声如汲黯,尽渠曲学付孙洪。


草堂自作冥鸿计,药市宁收汗马功。

尽道神龙此有灵,一池澄静暮痕清。


如何蟠屈无飞志,却放鸣蛙有怒声。

满目尘埃白日阴,皇天无命且深沉。


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

居今行古任定祖,底事迁延亦未归。


我坐力田伤地脉,君缘搜句漏天机。


故都回首三寒食,新岁经心两湿衣。

林无杂树水无波,长有云霞护薜萝。


池点小荷春意早,庭垂古柏老僧多。


西山不似东山浅,归路思寻别路过。

读书万卷无一得,寻行数墨知何益。


丈夫耻做文字禅,怕与时人号诗伯。


不见黄梅舂米卢,胸中一字全不识。

神龙卧处池水清,龙池水涸龙不兴。

霁后岚光散晓岩,望中佳丽尽东南。


三春兰蕙堪成畹,千里湖山并在庵。


驯鸽下时呈佛性,飞鹰宿处见僧龛。

精庐原寄北山岩,新筑高斋过岭南。


谷窈窕间还密树,石孤危处更虚庵。


听经野鹿频窥户,宴坐山僧不出龛。

远游为访白云岩,转尽孤峰路更南。


龙见小身时出井,虎驯大士旧开庵。


禅心客思俱潭水,古佛寒松共石龛。

一泓何处泻天池,泡沫君看水面漦。


若对昆仑修缺典,数篇休欠白龙诗。

西望不见昆仑池,白龙上天归何时。


望中心逐飞云去,半挂玉台松树枝。

云影天光共一池,池中消长白龙知。


仙翁骑龙上天去,只有明月照涟漪。

涵虚数尺镜光悬,旧是头陀洗钵泉。


又有山人来洗耳,白龙休占水中眠。

九龙池上驻龙旗,桧殿兰宫锁翠微。


日出彩霞笼瑞气,霜迎黄钺肃天威。


云中萝径千盘合,谷口风泉百道飞。

龙徙三湫宅,山飞百道洪。


云车风马去,福地洞天空。


苍莽浑沙积,崎岖没径通。

八月钱塘岸,江潮昼殷雷。


岂知惊浪涌,不转此峰来。


古窦深无际,神渊秘莫开。

太虚自是隔凡尘,惟恨神霄事不真。


泥马空遗玄圣像,池鱼恐是小龙身。


久知天上仙官贵,不救山中道士贫。

洗净人间万斛尘,玉虚坛上夜朝真。


井深莫探丹泉髓,屋小难容老桧身。


符召得龙聊小戏,料分与鹤未全贫。

蛟龙宅大海,山椒非所藏。


吾疑蝘蜓种,野语谁张皇。


祷祠兴云雷,历代纪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