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皎洁的启明星高悬天际,苍茫的远空已透出曙色。
槐树间的晨雾暗淡弥漫,久久不散,城头的乌鸦鸣叫着渐渐飞远。
刚刚听到高阁传来报时的声音,却难以分辨更衣准备上朝的具体处所。
银色的烛火已排列成行,宫门之下,庄严的仪仗与车驾早已齐备。
以上为【早朝】的翻译。
注释
明星:指启明星,日出前出现在东方天空。
远天曙:远处的天空露出曙光。
槐雾:长安宫廷大道多植槐树,故称“槐雾”。
暗不开:形容清晨雾气浓重,光线昏暗。
城鸦:栖息在城头上的乌鸦。
稍去:渐渐飞离。
高阁声:宫中高楼上报时的声音(如钟鼓声)。
更衣处:臣子上朝前更换朝服的地方。
金门:汉代宫门名“金马门”,此处代指唐朝宫门。
俨驺驭:俨,整齐庄严。驺驭,掌管车马的官员及仪仗车驾。
以上为【早朝】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王维早期的一首朝省诗,描绘了拂晓时分百官准备早朝的情景。全诗紧扣“早”字,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依次呈现了星、天、雾、鸦、声、烛、门、驾等意象,精准地捕捉了从夜深到破晓、从静谧到人动的过程。诗歌语言简淡,意境清冷肃穆,在客观的叙述中透露出宫廷生活的庄严与秩序,体现了王维早期诗歌精于炼意、工于刻画的特点。
以上为【早朝】的评析。
赏析
此诗艺术上的成功在于其宛如画卷的时空序列与精妙的感官描写。
时间的有序推进:诗从“明星高”的夜深时分,写到“远天曙”的破晓时刻,再以“始闻”高阁声暗示时辰已至,最后以“银烛成行”、“金门俨驺驭”展现朝会即将开始的庄重场面,时间线索清晰而连贯。
空间的巧妙转换:诗人的视角由高及低,由远及近。首联写高远的天际,颔联写中景的槐雾与城鸦,颈联写听觉所及的楼阁与更衣处所,尾联则聚焦于宫门前的具体仪仗。画面层次丰富,富有空间感。
感官的细腻捕捉:诗人综合运用了视觉(“皎洁”、“苍茫”、“暗”)、听觉(“鸣稍去”、“始闻高阁声”)来构建场景。尤其是“槐雾暗不开”一句,将视觉上的朦胧与触觉上的潮湿感融为一体,极为传神。而“始闻”与“莫辨”则写出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官员们主要依靠听觉来感知和判断方位的特殊体验,真实而生动。
全诗纯用白描,无一字抒情,却通过对景象和声音的客观排列,自然渲染出早朝前那种肃静、紧张而又庄严的气氛,展现了盛世宫廷的威仪与秩序。
以上为【早朝】的赏析。
辑评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右丞《早朝》之作,佳处在不着一议论,而森严之象,肃穆之神,尽在空际描摹。如‘槐雾暗不开’、‘莫辨更衣处’,确是未明以前景况,非身历者不能道。”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王维)《早朝》诗,只写未朝时景,而百官严惮之象,宛然在目。结句‘俨’字,尤为得神。”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
“此篇与岑参、杜甫《早朝》诗题材相类,然王作清幽省净,不事铺陈,别是一格。‘城鸦鸣稍去’五字,尤有画所不及处。”
以上为【早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