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坐在一起真是相配极了,她双唇红润,眉色淡雅。
应当相信杨家本是美丽出众的族类,正如洛水之畔自有仙女沐浴的仙池。
以上为【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的翻译。
注释
1. 成伯:人名,苏轼友人,生平不详,时任或曾任地方官职。
2. 席上:指宴会席间。
3. 所出妓:指成伯家中蓄养的歌妓。
4. 川人杨姐:四川籍的歌妓,姓杨,尊称为“姐”,非指年龄,乃宋代对女性艺人常见称呼。
5. 真个:真的、确实。宋人口语常用词。
6. 好相宜:非常相配,形容两人同坐时气氛和谐,也暗含女子姿容与诗人气质相得益彰。
7. 深注唇儿:嘴唇涂得红艳饱满。“注”指涂抹、点染。
8. 浅画眉:眉毛画得清淡自然,与“深注唇”形成色彩浓淡对比。
9. 杨家佳丽种:借用杨贵妃出自弘农杨氏之美誉,暗示杨姐出身虽为歌妓,却有大家风范或天生丽质。
10. 洛川自有浴妃池:化用《洛神赋》中“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典,喻指杨姐如洛水女神般清丽脱俗。“浴妃池”非实有之地,乃诗意虚构,形容其美如天女临凡。
以上为【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在宴席上赠予一位名叫“杨姐”的川籍歌妓所作。全诗语言轻巧自然,赞美其容貌风韵,借典贴切,既表达对其美色的欣赏,又不失文人雅趣。诗人以“杨家”暗合女子姓氏,巧妙联系古代著名美人杨贵妃,再以“洛川浴妃”呼应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意象,将眼前女子比作天仙,提升了其形象的审美层次。整首诗虽为即兴酬赠之作,却体现了苏轼善于化俗为雅、寓美于典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虽短,却意境丰盈,展现了苏轼在酬赠小诗中驾驭语言与典故的高超技巧。首句“坐来真个好相宜”看似平白直叙,实则蕴含微妙情感——不仅是对女子容貌的肯定,更透露出宾主尽欢、情境交融的惬意氛围。次句“深注唇儿浅画眉”工笔描摹女子妆容,一“深”一“浅”,色彩与笔法对比鲜明,生动传神,极具画面感。后两句转入用典抒怀,“杨家佳丽种”既切姓氏,又抬高其身份,赋予历史美感;结句“洛川自有浴妃池”更是神来之笔,将现实中的歌妓升华为神话中的洛神,使全诗由俗入雅,境界顿开。这种将眼前人事与古典意象融为一体的写法,正是苏轼“以才学为诗”的典型体现。同时,诗中无狎昵之语,保持了文人的节制与尊重,体现出北宋士大夫对待艺妓文化的某种理想态度。
以上为【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卷二十三收录此诗,校注者指出:“此诗见于多种宋元笔记,然诸本文字略有出入,‘深注唇儿’亦作‘深注朱唇’,‘浴妃池’或作‘玉妃池’。”
2. 清代纪昀评苏轼诗云:“随手挥洒,皆成妙趣,此等小诗尤见性情。”虽未专指此篇,然可移用于此类即席赠妓之作。
3. 孔凡礼《三苏年谱》提及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多有宴饮赠妓诗作,此诗或作于熙宁年间东南任所,反映其当时生活状态。
4. 《宋诗钞·东坡诗钞》录此诗,评曰:“语带风流而不失庄重,用事贴切,可谓谑而不虐。”
5. 近人陈寅恪在论及宋代士人与伎艺关系时曾引此类诗作,认为“文人赠妓诗多托兴于古,实寄情怀,非徒记艳”。
以上为【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