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shòu bù mí hóu。
本草纲目 · 兽部 · 猕猴。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mù hóu hú sūn wáng sūn mǎ liú jū。
释名 沐猴、胡孙、王孙、马留、狙。
qì wèi ròu suān píng wú dú。
气味 肉:酸、平、无毒。
zhǔ zhì ròu zhì fēng láo jiǔ nüè bì zhàng yì。
主治 肉:治风劳、久疟、避瘴疫。
shǐ xiǎo ér qí fēng cuō kǒu jí jí jīng fēng yòng hóu shǐ shāo wèi mò,
屎: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用猴屎烧为末,
hé shēng mì shǎo xǔ guàn xià。
和生蜜少许灌下)。
fù fāng lǐ shí zhēn zài běn cǎo nà mù zhōng de mí hóu xiàng xià rén jì zǎi mǔ hóu zhú yuè tiān guǐ àn jí yuè jīng,
附方 李时珍在《本草纳目》中的猕猴项下人记载母猴“逐月天癸(按:即月经)”,
bìng mò zuò jìn yī bù de chǎn shù。
并末作进一步的阐述。
yuè xué mǐn zài tā zhe de běn cǎo nà mù shí yí yī shū zhōng zé duì cǐ qún hóu jù jū de dì fāng,
越学敏在他著的《本草纳目拾遗》一书中则对此群猴聚居的地方,
kě zài cǎo jiān zhǎo dào,
可在草间找到,
yán sè zǐ hēi,
颜色紫黑,
chéng kuài zhuàng,
成块状,
hùn yǒu xì cǎo xiè,
混有细草屑,
zhè shì mǔ hóu yuè jīng de gàn xuè suǒ xíng chéng,
这是母猴月经的干血所形成,
yǐ chǎn yú guǎng xī zuì hǎo。
以产于广西最好。
néng zhì gàn xuè láo。
能治干血劳。
以上为【本草纲目·兽部·猕猴】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气味(根)苦、平、无毒。主治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
释名亦名海石、水花。气味咸、平、无毒。李明诊认为性大寒。
释名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气味甘、温、无毒。主治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
释名亦名燔针、淬针、烧针、煨针。主治火针,用的是钢针,是烧过的钢针。方法是:在灯盏里,放二十七茎灯草,注满麻油,把灯草点燃。
释名芫青、青虹。气味辛、寒、有毒。主治宣拔瘰疬,治疝积疼痛,余功同斑蝥。
释名豺狗。气味肉:酸,热,有毒。皮:热。
释名茭草、蒋草。气味(菰笋)甘、冷滑、无毒。主治(菰笋,一名茭笋、茭白、菰菜)利大小便,止热痢,除目黄,止渴。
释名乌木、乌文木。气味甘、咸、平、无毒。主治解毒,亦治霍乱吐利。
李白 · 唐代 · 诗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元好问 · 金代 · 词
樱桃元是仙郎种,次第芳菲动。开残山杏没都红,一树梨花如雪月明中。三生蝶化南华梦,只有情缘重。
王冕 · 元代 · 诗
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双溪。傍水编茅屋,移花近药畦。长年无客到,终日有猿啼。
周紫芝 · 宋代 · 诗
千秋但有一渊明,肯脱青衫事耦耕。政使汉朝俱此老,都门谁祖二疏行。
刘攽 · 宋代 · 诗
自愧专城无到客,今晨锡宴喜君同。诗言泮水始可与,酒胜邯郸长不空。但有葵心倾日下,待看云瑞起封中。
王镃 · 宋代 · 诗
醉归紫府月流光,霞色仙衣散异香。闲把玉箫吹一曲,九天风露欲飞霜。
王十朋 · 宋代 · 诗
旱久井垂涸,汲多泉更浑。浚教泥净尽,何患不逢原。
谢榛 · 明代 · 诗
月缺偏多感,月圆翻自悲。君看几圆缺,不异在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