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mù bù nán zhú。
本草纲目 · 木部 · 南烛。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nán tiān zhú nán zhú cǎo mù nán xù dāng rǎn shū hóu shū cǎo cǎo mù zhī wáng wéi nà mù niú jīn wū fàn cǎo mò fàn cǎo yáng tóng。
释名 南天烛、南烛草木、男续、当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
chì zhě míng wén zhú。
赤者名文烛。
qì wèi zhī yè kǔ píng wú dú。
气味 (枝叶)苦、平、无毒。
zi suān gān píng wú dú。
(子)酸、甘、平、无毒。
zhǔ zhì zhī yè zhǐ xiè chú shuì,
主治 枝叶止泄除睡,
qiáng jīn yì qì lì。
强筋益气力。
zi yì qiáng jīn yì qì,
子亦强筋益气,
gù jīng zhù yán。
固精驻颜。
fù fāng nán zhú yì nán tiān zhú,
附方 南烛亦南天烛,
dàn yǔ nán tiān zhú wèi wán quán bù tóng de liǎng zhòng zhí wù。
但与南天竺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
qián zhě shǔ dù juān huā kē,
前者属杜鹃花科,
hòu zhě shǔ xiǎo niè kē。
后者属小蘖科。
liǎng zhě de gōng yòng yě bù tóng。
两者的功用也不同。
nán zhú zi zhǔ yào shì qiáng jīng qì。
南烛子主要是强精气。
yì shèn yīn,
益肾阴,
ér tiān zhú zi zé zài yú zhǐ ké。
而天竺子则在于止咳。
guò qù yǒu rén bǎ nán zhú zi dàng zuò tiān zhú zi shǐ yòng,
过去有人把南烛子当作天竺子使用,
zhè cuò wù de,
这错误的,
yīng gāi jiā yǐ jiū zhèng。
应该加以纠正。
以上为【本草纲目·木部·南烛】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甘、寒、无毒。主治下痢禁口。用沙糖半斤、乌梅一个,加水二碗,煎至一碗,随时饮之。
释名宾门、仁频、洗瘴丹。气味苦、辛、温、涩、无毒。主治痰涎为害。
气味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浮麦:甘、咸、寒、无毒。面粉:甘、温、有微毒。
释名亦名赦。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防痘入目。
释名山漆、金不换。气味(根)甘、微苦、温、无毒。主治吐血、务血不止。
释名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流为溪涧者也。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宜多服之。
释名毛狗。气味咸,热,无毒。主治补益五脏,厚肠胃,填精髓,腹有冷积者宜食之。
释名骨豽,海狗。气味咸,大热,无毒。主治心腹痛,补中益肾气,疗惊狂痫疾。
白居易 · 唐代 · 诗
朝吊李家孤,暮问崔家疾。回马独归来,低眉心郁郁。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
谢灵运 · 南北朝代 · 诗
迎旭凌绝嶝,映泫归溆浦。
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
结架非丹甍,藉田资宿莽。
王冕 · 元代 · 诗
草径无人到,柴门尽日关。脱巾垂白发,把酒对青山。世薄惊时异,身贫得梦闲。
朱彝尊 · 清代 · 诗
乐府传西曲,佳人自北方。问年愁豕误,降日叶蛇祥。巧笑元名寿,妍娥合唤嫦。
刘辰翁 · 宋代 · 词
曾授茅山记。共当年、二百七十,又三甲子。昨上云台占云物,占得景风南至。
毛滂 · 宋代 · 诗
花开花落古东溪,剩馥残膏今在谁。后世那能接光焰,上人聊复问藩篱。散花高座真无事,乞食空肠仅不饥。
仇远 · 元代 · 诗
翼翼山千朵,萧萧屋数间。石崖不可度,门径几曾关。绿树经秋在,白云终日闲。
程敏政 · 明代 · 诗
白苇枯荷两岸霜,水禽相恋水云乡。人间手足情何似,落日秋原引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