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mù bù yīng zi tóng。
本草纲目 · 木部 · 罂子桐。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hǔ zǐ tóng rěn tóng yóu tóng。
释名 虎子桐、荏桐、油桐。
qì wèi tóng gǔ gān wēi xīn hán yǒu dà dú。
气味 (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zhǔ zhì yōng zhǒng chū qǐ。
主治 痈肿初起。
yòng tóng yóu dēng,
用桐油灯,
fàng rù zhú tǒng nèi,
放入竹筒内,
yān xūn huàn chù,
烟熏患处,
chū huáng shuǐ jí xiāo。
出黄水即消。
lián chuāng。
臁疮。
yòng hú fěn duàn guò,
用胡粉煅过,
yán xì,
研细,
diào tóng yóu zuò chéng gāo,
调桐油作成膏,
tān zhǐ shàng tiē huàn chù。
摊纸上贴患处。
jiǎo dù lài chuāng。
脚肚癞疮。
yòng tóng yóu rén rǔ,
用桐油、人乳,
děng fēn fū chá,
等分敷搽,
shù cì jí yù。
数次即愈。
jiǔ yào bù dé chì bí。
酒要不得赤鼻。
yòng tóng yóu diào huáng dān xióng huáng tú chá。
用桐油调黄丹、雄黄涂搽。
dòng chuāng liè tòng。
冻疮裂痛。
yòng tóng yóu yī wǎn fā yī liǔ,
用桐油一碗、发一绺,
áo huà。
熬化。
shōu cún píng zhōng。
收存瓶中。
xíng sè wēn shuǐ xǐ huàn chù lìng ruǎn,
行色温水洗患处令软,
rán hòu chá yào。
然后搽药。
jiě pī shí dú。
解砒石毒。
yòng tóng yóu guàn xià,
用桐油灌下,
dé tǔ jí jiě。
得吐即解。
以上为【本草纲目·木部·罂子桐】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南蛇、埋头蛇。气味甘、苦寒、有小毒。主治小儿疳痢(枯瘦喜睡,坐则闭目,饮食无味)。
释名吉吊。精名紫梢花。气味(紫梢花)甘、温、无毒。
释名鸦臼(通称乌桕)。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小便不通。
气味(木皮)苦、平、无毒。主治乳痈初起(肿痛结硬,欲破未破)。用桦皮烧存性,研为末,温酒送服一匙。
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小儿惊热。用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炙)一分,共研为末。
气味辛、平、有毒。主治心痛吐水,不下饮食。用雌黄二两、醋二斤,慢火煎成膏,加干蒸饼和丸,如梧子大。
释名猫儿刺。气味微基、凉、无毒。主治木皮浸酒服,补腰脚令健,会圳烧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癜风。
释名斑佳、锦鸠、鹁鸠、祝鸠。气味(鸠肉)甘、平、无毒。主治明目,益气,令人不噎。
苏辙 · 宋代 · 诗
苍壁立精铁,县泉泻天绅。山行见已久,指与未来人。
王守仁 · 明代 · 诗
西峰隐真境,微境临通衢。
行役空屡屡,过眼被尘迷。
青林外延望,中閟何由窥?
方子岩廊器,兼已云霞姿。
司马光 · 宋代 · 文
起重光赤奋若,尽强圉协洽,凡七年。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一四零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馀人。广川董仲舒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
沈括 · 宋代 · 诗
新晴渡口百花香,石子池头鸭弄黄。卷幔夕阳留不住,好风将雨过梅塘。
张以宁 · 明代 · 诗
记取今年重九日,封川水驿挂帆过。秋风岭外黄花少,暮雨尊前白发多。起接野僧谈梵典,卧听溪子和蛮歌。
王逢 · 元代 · 诗
夜何长,日苦短,夜长复寒日不暖。深林火薄鹖鴠满,尾赪鲂鱼游纂纂。千年古铁紫气缠,赤帝当之白蛇断。
程敏政 · 明代 · 诗
明妃本是巫山女,貌美如花解人语。家门正对楚王台,惯听乡人说云雨。一朝被选入汉宫,几年不识天子容。
张萱 · 明代 · 诗
渔家茅舍柳阴浓,桥影双双一镜中。人已收罾□拽网,想应忙趁鲤鱼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