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gān jiāo。
本草纲目 · 草部 · 甘蕉。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ì míng bā jiāo yāo jū bā jū。
释名 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qì wèi gān dà hán wú dú。
气味 甘、大寒、无毒。
zhǔ zhì yī qiè zhǒng dú。
主治 一切肿毒。
yòng bā jiāo gēn dǎo làn tú huàn chù。
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liú dòng xìng hóng sè fēng zhěn。
流动性红色风疹。
zhì fāng tóng shàng。
治方同上。
fēng huǒ yá tòng jí chóng yá tòng。
风火牙痛及虫牙痛。
yòng bā jiāo gēn qǔ zhī yī wǎn,
用芭蕉根取汁一碗,
jiān rè hán shù。
煎热含漱。
xiāo kě,
消渴,
gǔ jié fán rè。
骨节烦热。
yòng bā jiāo gēn dǎo zhī,
用芭蕉根捣汁,
suí shí yǐn yī èr hé。
随时饮一、二合。
xuè lín sè tòng。
血淋涩痛。
yòng bā jiāo gēn hàn lián cǎo děng fēn,
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
shuǐ jiān fú。
水煎服。
yì tiān fú liǎng cì。
一天服两次。
zhǒng dú chū fā。
肿毒初发。
yòng bā jiāo yè shāo cún xìng,
用芭蕉叶烧存性,
yán mò,
研末,
hé shēng jiāng zhī tú chá。
和生姜汁涂搽。
xīn bì tòng。
心痹痛。
yòng bā jiāo huā shāo cún xìng,
用芭蕉花烧存性,
yán mò。
研末。
měi fú èr qián,
每服二钱,
yán tāng sòng xià。
盐汤送下。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甘蕉】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龙骨(按本草所称的龙骨,实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的骨胳化石)主治龙骨:甘、平、无毒。龙齿:涩、凉、无毒。附方龙骨:健忘。
释名象豆、盍子、合子。气味(仁)涩、甘、平、无毒。主治喉痹肿痛。
释名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气味甘、温、无毒。主治自汗不止。
释名亦名戴糁、戴椹、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释名胡豆。气味甘、微辛、平、无毒。主治快胃,和脏腑。
释名白仙。气味(根)甘、辛、寒、有毒。主治捣汁服,解一切毒,下骨鲠,涂痈肿。
释名硕鼠。气味甘,寒,无毒。主治咽喉痹痛,一切热气,研末含咽,神效。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高启 · 明代 · 诗
欲知难别意,孤棹去还停。候吏分遥迩,离人杂醉醒。城临秋水渡,树带夕阳亭。
陈允平 · 宋代 · 词
目断江横,相思字、难凭雁足。从别后、倦歌慵绣,悄无拘束。烟柳翠迷星眼恨,露桃红沁霞腮肉。
葛长庚 · 宋代 · 词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
刘攽 · 宋代 · 诗
使君使敌前岁中,手为单于画吉凶。敌人破胆不敢迕,即日归报明光宫。汉家牧师三十六,水甘草丰马数足。
胡应麟 · 明代 · 诗
烂漫图书自惜,萧条门户谁持。莫笑枚乘年老,游梁剩见佳儿。
张镃 · 宋代 · 诗
过午人家起灶烟,被风轻引向晴川。须臾却与云阴杂,不碍玻璃镜自圆。
耶律铸 · 元代 · 诗
细细清风染绿槐,丝丝疏雨洗黄梅。山围楼阁周遭碧,花绕阑干次弟开。日落青天见萤火,云归沧海听蚊雷。
刘崧 · 明代 · 诗
主簿才名盛,之官万里遥。登临当别地,感慨欲行朝。稍离金华界,还瞻玉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