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yàn zhī。
本草纲目·草部·燕脂。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ì míng shè。
释名 亦名赦。
qì wèi gān píng wú dú。
气味 甘、平、无毒。
zhǔ zhì fáng dòu rù mù。
主治 防痘入目。
yòng yàn zhī há fěn,
用燕脂、蛤粉,
gòng yán wèi mò。
共研为末。
jué zhī diǎn xiǎo ér yǎn nèi。
嚼汁点小儿眼内。
dòu chuāng dào xiàn。
痘疮倒陷。
yòng gàn yàn zhī sān qián hú táo shāo cún xìng yí gè,
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
měi fú yī qián,
每服一钱,
hú suī jiān jiǔ sòng xià。
胡荽煎酒送下。
fú liǎng cì jí kě jiàn xiào。
服两次即可见效。
lòu chuāng zhǒng tòng。
漏疮肿痛。
yòng zhū dǎn qī ge yàn zhī zi shí gè,
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
xǐ shuǐ hé yún,
洗水和匀,
chá huàn chù,
搽患处,
jǐ cì jí yù。
几次即愈。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燕脂】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白草、白根、兔核、猫儿卵、昆仑。气味(根)苦、平、无毒。主治疔疮初起。
释名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消渴。
气味牙子、狼齿、狼子、犬牙、抱牙、支兰。主治(根)苦、寒、无毒。附方刀伤。
释名亦名稿茇、鬼卿、地新、微茎。气味(根)辛、温、无毒。主治太阳头痛、巅顶痛、头面身体皮肤风湿,亦治痈疽,排脓内塞。
释名《唐韵》作湔胡。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释名亦名鹏砂、盆砂。一作硼砂。气味苦、辛、暖、无毒(李明珍认为:甘、微咸、凉、无毒)。
释名亦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霍乱转筋(以器装汤熨烫患部,又把足底汤热,汤冷须换热),冻疮,痈肿,火眼赤乱,蝎虿咬伤等。
释名风母。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肉:酒浸服,愈风疾。
杜甫 · 唐代 · 诗
吾怜荥阳秀,冒暑初有适。
名贤慎所出,不肯妄行役。
旅兹殊俗远,竟以屡空迫。
陆游 · 宋代 · 诗
省中地禁清昼长,侍史深注熏笼香。荣名挽公公不住,东皋归去栽花忙。毵毵华发映朱绂,同舍半已排云翔。
杨万里 · 宋代 · 诗
今年春事底匆匆,雨急风颠恼得侬。不见一林如许笋,犹嫌三日向来风。
高启 · 明代 · 诗
南归犹落魄,北上已蹉跎。草草官亭酒,劳劳客路歌。亲知今日少,山水故乡多。
刘攽 · 宋代 · 诗
兹山本无玉,而有昆丘名。若人东南秀,遂驰终古声。蓝田亦若初,荆山高不倾。
徐玑 · 宋代 · 诗
别远心常记,书归亦到吾。离家非失计,有子已为儒。海浅编鱼扈,人清养鹤雏。
吴泳 · 宋代 · 诗
庭草如茵鹿养茸,体当生意属仙翁。游龙不作千岩雨,却卷云根向洞中。
江源 · 明代 · 诗
泉石怜初志,功名属杜年。柏台叨执法。花县忆鸣弦,梦里看松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