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shí suàn。
本草纲目 · 草部 · 石蒜。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ì míng wū suàn lǎo yā suàn suàn tóu cǎo pó pó suān yī zhī jiān shuǐ má。
释名 亦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婆婆酸、一枝煎、水麻。
qì wèi gēn xīn gān wēn yǒu xiǎo dú。
气味 (根)辛、甘、温、有小毒。
zhǔ zhì biàn dú zhū chuāng。
主治 便毒诸疮。
yòng shí suàn dǎo làn tú chá。
用石蒜捣烂涂搽。
dú zhòng zhě,
毒重者,
bǎ shí suàn xǐ jìng,
把石蒜洗净,
yǐ shēng bái sǎ jiān fú,
以生白洒煎服,
hàn chū wèi hǎo。
汗出为好。
chǎn cháng tuō xià。
产肠脱下。
yòng shí suàn yī bǎ,
用石蒜一把,
jiā shuǐ sān wǎn jiān chéng yī wǎn bàn,
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
qù zhā,
去渣,
xūn xǐ huàn chù。
熏洗患处。
xiǎo ér jīng fēng,
小儿惊风,
yī jiào ér jué。
一叫而绝。
yòng má xiàn bǎ shǒu xīn jiǎo xīn chán zhù,
用麻线把手心脚心缠住,
yòu zài xié xià chán yī quān,
又在胁下缠一圈,
rán hòu yǐ dēng huǒ zhào zhuó shǒu zú xīn。
然后以灯火照灼手足心。
tóng shí,
同时,
yòng shí suàn shài gān chē qián zǐ,
用石蒜(晒干)、车前子,
děng fēn wéi mò,
等分为末,
shuǐ tiáo yún tiē shǒu xīn。
水调匀贴手心。
zài zài shǒu zú xīn jiān bǎng méi xīn bí xīn děng chù yǐ dēng huǒ zhào zhuó,
再在手足心、肩膀、眉心、鼻心等处以灯火照灼,
kě shǐ bìng ér fù sū。
可使病儿复苏。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石蒜】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甘、咸、平,有小毒。主治噎食病(数月不愈)。用狗宝研为末,每取一争,加威灵仙二两、盐二钱,共捣如泥,再加浆水一杯搅匀,去渣饮服。
释名蛤蟹、仙蟾。气味咸、平、有小毒。主治久嗽肺痈(肺积虚热成痈,久嗽不愈,咳出脓血。
释名蛆是蝇的幼虫气味寒、无毒。主治一切疳疾。在六月间取粪坑听蛆淘净,封竹筒中,干后研末。
释名毛犀。气味角:酸,咸,凉,无毒。主治惊痫癫狂。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解药毒蛊毒,及金石药发动作痈疽渴疾,消扑损瘀血,止热狂惊痫,通月经,解风肿,除淋,并水磨服。蛇虫蜂狼犬毒箭等伤,并末傅之。
释名亭长、豆蚝、豆斑蝥、红娘、鸡冠虫气味辛、微温、有毒。主治通血闭、症块、鬼胎,余功同斑蝥。
释名鹿豆、劳豆、野绿豆。气味苦、平、无毒。主治肠痈、瘰疬。
释名游龙、石龙、天蓼、大蓼。气味(实)咸、微寒、无毒。主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
苏轼 · 宋代 · 文
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轼白。
欧阳修 · 宋代 · 诗
都人布金地,绀宇岿然存。山气蒸经阁,钟声出国门。老杉春自绿,古壁雨先昏。
黄庭坚 · 宋代 · 词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
晁补之 · 宋代 · 诗
论世以观士兮,集义以为词。所非正而敢从兮,日可挂而东之。嗟若士之弗获兮,羌何忿而负石。
晁冲之 · 宋代 · 诗
去年客徐得范子,今年客徐不得人。断无草木与同味,宛有鱼鸟来相亲。南寻白门傍山麓,西望黄楼行水滨。
刘崧 · 明代 · 诗
新年旧恨与谁论,破屋荒村独掩门。野雪苍茫迷井灶,江云掩冉逐旗幡。分来菜本烟初润,落尽梅花雨更繁。
林光 · 明代 · 诗
玉笋参天着数峰,清秋留赏兴偏浓。东南地脉交分处,闽粤山河控御中。关吏逡巡开野酌,丁夫奔走认衰容。
韩淲 · 宋代 · 诗
雨声心自醒,山色眼中青。雌霓殷残照,雄风写疏星。捉笔赋磊磈,行杯笑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