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甘,温,无毒。忌猪肉。
主治
风湿腿疼,胃部胀满,气虚乏力。可以滋润肌肤,益颜色,肥健人。肥人勿服。慈禧太后最爱吃的“菀豆黄”就是这样来的。
附方
治疗脾胃虚弱饭量较少。用大豆黄二升,大麻子三升熬香,为末。每服一合,饮下,日四五服任意。
身体上被打后青肿,用豆黄为末,水和涂之,效果很好。
běn cǎo gāng mù gǔ bù dòu huáng。
本草纲目 · 谷部 · 豆黄。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qì wèi gān,
气味 甘,
wēn,
温,
wú dú。
无毒。
jì zhū ròu。
忌猪肉。
zhǔ zhì fēng shī tuǐ téng,
主治 风湿腿疼,
wèi bù zhàng mǎn,
胃部胀满,
qì xū fá lì。
气虚乏力。
kě yǐ zī rùn jī fū,
可以滋润肌肤,
yì yán sè,
益颜色,
féi jiàn rén。
肥健人。
féi rén wù fú。
肥人勿服。
cí xǐ tài hòu zuì ài chī de wǎn dòu huáng jiù shì zhè yàng lái de。
慈禧太后最爱吃的“菀豆黄”就是这样来的。
fù fāng zhì liáo pí wèi xū ruò fàn liàng jiào shǎo。
附方 治疗脾胃虚弱饭量较少。
yòng dà dòu huáng èr shēng,
用大豆黄二升,
dà má zi sān shēng áo xiāng,
大麻子三升熬香,
wèi mò。
为末。
měi fú yī hé,
每服一合,
yǐn xià,
饮下,
rì sì wǔ fú rèn yì。
日四五服任意。
shēn tǐ shàng bèi dǎ hòu qīng zhǒng,
身体上被打后青肿,
yòng dòu huáng wèi mò,
用豆黄为末,
shuǐ hé tú zhī,
水和涂之,
xiào guǒ hěn hǎo。
效果很好。
以上为【本草纲目·谷部·豆黄】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
鱼鹰、王雎、沸波、下窟乌、雎鸠。
主治鹗骨可用来接骨。取骨烧存性,另以铜钱一个,煅药,醋淬七次,取末与骨灰等分,酒送服一钱,不可过多。
贝齿、白贝、海。
咸、平、有毒。
目花翳痛。
甘、平、无毒。
小儿淋(小儿尿频量少)。用蒸饼、大蒜、淡豆豉合捣成丸,连服三日可愈。
留求子。
甘、温、无毒。
小儿脾疳。
苦葵、苦菜、天茄子、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老鸦眼睛草。
(苗、茎、叶、根)苦、微甘、滑、寒、无毒。
去热少睡。
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
(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铜钴母,一作钴母,熨斗也。
铜钴母主治折伤接骨,捣末研飞,和少酒服,不过二方寸匕。又盛灰火,熨脐腹冷痛。
豆蘖。
头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大便结涩)。
范成大 · 宋代 · 诗
金盆濯足段文昌,乞索家风饱便忘。
他日楚人能一炬,又从焦土说阿房。
梅尧臣 · 宋代 · 诗
有马齿加疲且劣,欲求中驷问将军。
为言身老趋朝熟,只要驯良不挠群。
方回 · 元代 · 诗
清晓潮初过,西风猎弊裘。
肯为贫士地,偏觉老人愁。
蟋蟀声弥急,梧桐色渐愁。
王世贞 · 明代 · 诗
君谟郢斫何太工,宛若老将藏其锋。即论草草无凡踪,嵇生土木金焉蒙。
眉山命态娇且丰,阿环玉肤双箸红。
葛胜仲 · 宋代 · 诗
迷涂不自觉,坐见六秩交。霜发凛无几,况此日夜凋。所寄在酒盏,倾银不辞高。
舒岳祥 · 宋代 · 诗
常年此日正月吉,今年经闰腊月一。岁阑喜展一月期,胜似戈挥鲁阳日。搔头偶见鹜陈横,曝背闲看蜂衙出。
谢榛 · 明代 · 诗
河汾春色过,此别路三千。旅梦关山月,乡心风雨天。马归湘竹外,城对楚江边。
黄公度 · 宋代 · 诗
一时红紫逐飘萍,风雨残枝尚缀星。西国葡萄甘仆隶,白家踯躅强仪刑。谁移仙种从丹府,不使灵荄遍八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