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老松燃烧殆尽后凝结出轻盈的花状烟炱,这精妙的制墨技艺源自北方李氏家族。那墨色青翠而泛着冷光,像什么才可比拟?就像墙东那一缕浓密的黑发从寒鸦身上飘落。
以上为【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的翻译。
注释
1. 谢:答谢,酬赠。
2. 宋汉杰:北宋文人,苏轼友人,善画,亦通文墨。
3. 李承晏:五代至宋初著名制墨名家,出自徽州制墨世家,其墨被誉为上品。
4. 惠:赠送,敬辞。
5. 老松烧尽:指以老松木烧取松烟,为制墨主要原料。
6. 结轻花:松烟凝结成细微如花的颗粒,用于制墨,形容烟炱纯净轻盈。
7. 妙法来从北李家:制墨的精妙技艺源自北方李氏家族,可能指李超、李廷珪父子(南唐制墨名家,原籍河北,后迁居歙州),或泛指李承晏所属的制墨世家。
8. 翠色冷光:形容优质墨锭色泽青黑而有光泽,呈现出一种清冷的质感。
9. 髭发:原指胡须,此处应为“鬒发”之误或通假,指浓密乌黑的头发。
10. 堕寒鸦:飘落于寒鸦之上,比喻墨色如乌鸦羽毛般漆黑光亮,又似美人秀发垂落,形象生动。
以上为【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苏轼答谢宋汉杰赠送李承晏所制之墨而作,借咏墨赞颂制墨工艺之精妙,并以诗意比喻展现墨色之美。全诗融技艺、物象与诗意于一体,既表达感激之情,又彰显文人雅趣。苏轼善以寻常事物入诗而翻出高致,此诗即为一例,通过“老松烧尽”点出松烟制墨之源,再以“北李家”指明传承,继而以“翠色冷光”形容墨质之润泽清丽,最后用“鬒发堕寒鸦”的意象极言其黑亮浓密,想象奇崛,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
以上为【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的评析。
赏析
本诗虽短,却层次分明,意象丰富。首句“老松烧尽结轻花”,从制墨原料写起,将松烟比作“轻花”,既写出其形态之轻盈,又赋予其审美意蕴。次句点明墨的来源——“北李家”,突出其名门正统、技艺精湛。第三句“翠色冷光何所似”设问引出下文,将墨的视觉质感提升至诗意高度。结句“墙东鬒发堕寒鸦”堪称神来之笔,以“墙东”暗含隐逸之美,“鬒发”喻其柔润浓密,“寒鸦”则状其黝黑冷峻,二者结合,既具色彩对比,又富画面感,使无形之墨化为可感可触之物象。全诗语言简练,比喻新奇,体现了苏轼“以俗为雅、化物为诗”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卷二十三收录此诗,校注者指出:“李承晏墨,宋代极负盛名,苏轼屡有题咏。”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评此诗:“取喻奇警,非东坡不能道。”
3. 近人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虽未直接评此诗,但曾言:“宋代文人重文房四宝,尤以墨为雅事,东坡多咏物寄情之作,此其一也。”
4. 当代学者王水照《苏轼选集》评曰:“此诗以松烟制墨起兴,转出‘翠色冷光’之妙,终以‘鬒发堕鸦’作比,意象跳脱,妙不可言。”
5. 《全宋诗》第10册注录此诗,称其“反映宋代文人对制墨工艺的高度欣赏”。
以上为【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