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巡视城池早已疲惫不堪,尘土迷眼;手持刑杖却仍被虱子叮咬。
想要脱下粗布衣衫,牵着心爱之人的素手,试着睁开病眼,点上苦涩的黄连。
以上为【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的翻译。
注释
1. 寒食日:清明前一或二日,古代禁火冷食的节日,常寄托哀思或抒发感怀。
2. 李公择:即李常,字公择,北宋文学家,苏轼好友,两人交谊深厚。
3.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作诗唱和,是宋代文人常见的酬答方式。
4. 巡城:巡视城池,此处可能指苏轼任地方官时公务劳碌。
5. 尘埃眯:尘土飞扬,迷了眼睛,形容环境恶劣、劳作辛苦。
6. 执扑:手持刑杖,代指执行公务或执法事务。
7. 虮虱缘:虮虱攀附,比喻琐碎困扰或生活环境不洁。
8. 布衫:粗布衣服,象征简朴生活或官职卑微。
9. 素手:洁白的手,常用来形容女子之手,此处或指亲近之人,含温情意味。
10. 黄连:中药,味极苦,用于清热燥湿、泻火明目;“点黄连”既指治疗眼疾,亦隐喻苦楚人生。
以上为【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寒食节回应友人李公择所作的三首绝句之一,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诗中通过描写身体的困顿与病痛,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中的辛劳与无奈,同时又流露出对温情与慰藉的渴望。“试开病眼点黄连”一句双关巧妙,既写实写眼疾用药,又暗喻人生之苦难以排解。整体风格沉郁中见温情,体现了苏轼在困顿中不失幽默与深情的个性。
以上为【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诗人身心俱疲的状态。前两句“巡城已困尘埃眯,执扑仍遭虮虱缘”,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公务繁忙、环境恶劣的现实图景,语带调侃却透露辛酸。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外在劳苦转向内心温情与疗愈的渴望,“欲脱布衫携素手”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情温暖,而“试开病眼点黄连”则巧妙融合生理之病与人生之苦,黄连之苦既是药,也是心境的写照。全诗语言平实,意象生动,于琐碎中见深情,在困顿中显达观,正是苏轼“以俗为雅”诗风的体现。
以上为【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的赏析。
辑评
1. 《苏诗补注》(查慎行):“此诗写役事之劳,而以谐语出之,东坡本色。”
2. 《宋诗钞》(吴之振等编):“语虽浅近,情自深至,可见东坡与公择交谊之笃。”
3. 《历代诗话》引《纪评苏诗》:“‘虮虱缘’三字俚而有味,非东坡不能道。”
4. 《唐宋诗醇》评:“写困顿之状如画,而末句一点黄连,寓意深远,苦中有节,非徒叹老嗟卑者比。”
以上为【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